临潼有个“生产队”叫“解放”
张清换老人正讲述故事。本报见习记者赵杨博摄
本报记者康传义见习记者赵杨博
“刚来这里时,村民们随便搭个茅草棚就是家,村子里找不到一块砖一片瓦。”
“我们现在过的真是好光景。”
仲夏时节,走进西安市临潼区相桥街道办南孙村解放组,仿佛置身于大花园。美丽的村居掩映在绿树丛中,宽阔平整的马路与蓝天白云交相辉映。
距张清换老人的家还有些许路程,就听到一阵高亢的秦腔传来。81岁的张清换老人正坐在自家平房里,悠闲地听着广播中的秦腔选段,好不惬意。谈到自己在这里70年的生活经历,张清换老人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
“1949年,我们刚搬过来时,村子周边只住了几户从外地逃荒过来的人家,还时常有土匪出没。由于没有土地,我们这些逃荒过来的人,只能靠卖豆腐、贩菜等维持生计。”张清换的老家在山东郓城,当时由于遭受蝗灾,父辈几经辗转迁徙到延安市黄龙县。1949年,11岁的张清换又跟随父辈,从黄龙县来到了临潼。
张清换一家在此定居之后,越来越多的外地人来到了南孙村。由于村民来自全国各地,到现在,解放组还流传着“九省十八县,华阴不算上”的说法。
“新中国的成立,让我们这些外来人口的生活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张清换老人感慨地说,“1951年‘土改’时,政府给我们这些外来人口分了土地。有了土地,就算在这里扎下根了。随着人口的增多,我们这里逐渐形成了一个自然村。后来成立生产队时,大家感念新中国成立给我们带来的好日子,一致同意把生产队命名为相桥公社五星大队解放生产队。”
从前有多苦,现在就有多甜。“刚来这里时,村民们随便搭个茅草棚就是家,村子里找不到一块砖一片瓦。”飞驰的时代进程令张清换老人感慨不已,“现在,村里人不仅住上了宽敞的大房子,屋内也装修得十分漂亮。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等生活设施一应俱全。我们组的村民光是小轿车就有50多辆哩,还有大三轮车12辆、收割机3台、旋耕机3台……”张清换老人虽上了年纪,却心明眼亮,掰着手指算着村里的情况。南孙村村主任王保太接过话茬,颇为得意地说:“我们解放组没有一户贫困户,人均纯收入早就过了万元。”
“新中国成立前,我最大的愿望就是顿顿能吃上白面馍。现在吃苞谷面馍可又成了稀罕。我偶尔做一次,孙子们看到都嚷嚷着‘让我尝一口’。”张清换的邻居关秋月老人乐呵呵地说。
记者走进关秋月老人的院子,只见两层高的楼房漂亮整洁,白色的瓷砖在阳光映照下熠熠生辉。细心的老人还在院子两侧空地开辟了菜园子,种上了一排排小葱。
关秋月老人的侄子关宏权,多年前就开始种植“户太8号”葡萄,现在他的葡萄园已经发展到了15亩,年纯收入10多万元。不仅自己致富,关宏权还带动3户村民发展葡萄种植。
在日子越过越好的同时,南孙村解放组团结互助、和睦相处的村风也代代相传,全村形成了好村风促好家风、带好民风的浓厚氛围。多年来,村子里没有出现过一起刑事案件。
“以前没有专门的建筑队,村里只要有人盖房,全村人都跑来帮忙,一到饭点就离开,留都留不住。这种淳朴厚道的传统一直延续至今。虽然现在时代变了,但村民之间和睦互助的本色没有变。”王保太说,“现在,解放组有一个村民微信群,谁家有个啥事,在群里一招呼,大家第一时间就赶到了。”
“我们现在过的真是好光景。”提起晚年生活,张清换老人喜上眉梢。张清换和老伴儿都有农村养老保险和老龄补贴等,每人每月可以领到220元。儿女们也十分孝顺,会给老两口固定的零花钱。记者离开时,张清换老人坚持要送到大门口,喜滋滋地告诉我们中午要包肉饺子吃。
挥手作别时,阳光洒在老人的脸上,额头的皱纹蓦然间舒展开来……
新闻推荐
李东细心为老人理发本报讯(通讯员陈为路夏安记者常青)在黄龙,有这样一位80后理发师,他不仅手艺好,还每周三天坚持为60岁以上老...
黄龙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黄龙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