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山村的“致富经”

延安日报 2019-05-10 12:29 大字

本报讯(通讯员 刘文峰 段晓龙 记者 常青)近日,在黄龙县三岔镇三岔村,村民们忙着在红专公社生态园内收拾荒草、整理土地,工人们争分夺秒安装“智慧农业”设备,下大力气投入人力、物力进行改造提升。

近年来,该村因为优良的生态环境和生态园内红菏菡萏受到众多游人青睐,每年夏秋季节来此游玩、写生、摄影的人络绎不绝。但村“两委”发现,虽然游人众多,但是群众收益较少,而且因为缺乏收入,园区设施也无法得到有效维护,想要谋求更大发展还需再出新招。合作社理事长马连正说,“要做好田文章,做活水文章。城里人对生态农产品的需求很大,其他村能种能养的产品,我们村也能,还能种养出更好的。”

年初,三岔村旅游专业合作社对红专公社生态园环境进行提升改造,对观光园内的树木花草进行修剪,引进养殖能手经营垂钓园,在荷花池内养殖大闸蟹,园区内增加烧烤、划船等餐饮娱乐设施,为园区配备了“智慧农业物联网”,对种养殖环境进行实时监控和自动化控制。目前,该村已养殖中华绒鳌蟹1.2万只,鲤鱼、鲫鱼等2000条。同时,村民以土地、资金和劳务等形式入股合作社。村上还将周边闲置的土地整理出来,通过建立党员责任田发展果蔬采摘,进一步加快田园综合体建设,推进农旅融合,带动农民增收。

“仅大闸蟹一项,预计今年将收入15万元,除去投资和人工费用,纯收入约为8万元。按照村集体40%、个人60%的比例进行分红,村集体可积累资金3.2万元;以土地入股的群众每亩将得到600元分红。”三岔镇副镇长刘建平算了一笔账。

“前期村集体分红比例高一些,可用来进一步扩大规模、帮扶贫困户和社会治理等;后期群众分红比例会越来越高,村民的日子会越过越好。”马连正对此信心满满。

新闻推荐

网络审批快 群众跑腿少 黄龙发出首张电子化审批林木采伐许可证

●王杰(右)领到了电子化审批林木采伐许可证本报讯(记者樊小帅通讯员段晓龙张广瑞)4月10日,黄龙县圪台乡砖庙梁村村民王杰...

黄龙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黄龙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