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科普讲座深入基层 让更多的小孩子从中受益 专访中科院院士武向平
本报记者 刘小艳
记者:今天我听了您的两场讲座,分别是在市科技馆和延安中学,发现您选择了两个完全不同的主题,为什么要做这样一种区分?
武向平:针对不同的受众,选择不同的讲述方式和内容。在科技馆的那场讲座,面对的多是科技工作者,不需要讲述科普知识本身,更多的是讲述对科普的理解、科普传播的途径以及目前科普中遇到的一些困难。面对学生,更多的是传播科学知识,播散科学的种子。每一次讲座,就是撒下一片种子,也许将来就会发芽。在我的数百场科普讲座中,如果有一个孩子因为听了我的讲座而改变了他的命运,那就算值了。
记者:在科技馆的那场讲座中,您以电影《流浪地球》开篇,那么在您看来,科幻与科学应该怎样对待?
武向平:科幻与科学是有严格区分的,科学是基于事实说话,是对自然科学前沿的探索,科幻则是一种文学创作,是基于科学事实的文学创作。在现实中,科学和科幻很容易混为一谈,科幻首先是文学作品,然后才是科学。科幻允许发挥,允许想象,允许超越和超前。
记者:在我们传统的印象里,大多数科学家都是在实验室里的,远离大众,而在讲座中,我发现您和平常认为的科学家有点不太一样,好像很早之前就开始做科普活动,是什么驱动您去坚持做这件事?
武向平:我很早就开始做科普了,受众从幼儿园的小朋友到院士同事都有。在我看来,科学家应该有两个职能,一是对专业的奉献,二是对社会的责任。任何一位科技工作者,都有责任去做科普这件事。如果一个科学家的成就以10分来计算的话,8分来自于他的科研成就,2分来自于他对科学知识的普及和传播。但是科学家一定要选取自己熟悉的领域进行科普讲述,不然传授错误的知识就适得其反了。
记者:我曾经看到过您写的一篇文章,文章中提到:科学家是一切自然科学知识的源头,是科普的主力,永远无法替代。那么您作为一名科学家,是以怎样的方式去科普的,让普通大众更好地接触看起来比较高深的科学?
武向平:这不取决于大众,而取决于科学家。事实上,不是所有人都能做科普,一些科学家具备这样的能力,一些科学家不具备这样的能力。把科学前沿的科学语言变为大众可以理解的语言,有些人可以做得很好有些人则不然。当然科普也有多种方式,例如传统的科普文章,现代较为流行的科普小视频,无论以什么方式做科普,只要大众喜欢,容易接受就行。
记者:我们知道您是一名科学家,也是一位黄龙人,此次还专门在市科技馆成立了院士工作站,将在延安开展一系列的活动,那么您和您的团队会为家乡带来什么?
武向平:在未来的几年内,我们希望科学知识的传播不要集中在延安市区内,而是到延安的所有区县。相较于周边乡镇,延安接触科学知识的机会要更多一些。所以我们希望做一个科普规划,去推动这样一项工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和我的团队更多地要把科普讲座再下沉一层,深入到基层、深入到农村,让更多的小孩子从中受益。
链接
武向平,出生于陕西省延安市黄龙县。现任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协常委,中国科学院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院长。主要从事宇宙学的研究,主持了在天山地区开展的“宇宙第一缕曙光探测”科学实验。目前担任中科院先导科技专项“多波段引力波宇宙研究”首席科学家,国际大科学工程“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SKA”中国首席科学家。曾获中国青年科学家奖、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等奖励。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樊小帅通讯员李长安)“种菜太麻烦,育苗、移栽、浇灌、防病虫害啥的,太费人了。”黄龙县瓦子街镇瓦子街村王婶一句...
黄龙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黄龙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