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有个支书叫文学

延安日报 2018-07-25 16:44 大字

通讯员 刘杨阳 祁会 本报记者 常青

“有啥事找文学”

初入伍姓村时,村民口中便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有啥事找文学”。亲切又信任的称呼让我对此人充满好奇,先入为主的思想是“这个‘年轻人\’在村上人缘很好嘛,大家有事都找他。”后来才知道,这位60后的“年轻人”在村支部书记的岗位上已经干了28个年头。

是的,他叫张文学,中共党员,58岁,现任黄龙县崾崄乡伍姓村党支部书记。他虽然没有做过什么轰轰烈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他在平凡岗位上的坚守和奉献,足以让他的人生熠熠生辉。村民倪世仓家灰暗破旧的小窑洞摇摇欲坠,张文学时刻惦记着这家人,一有政策或者项目就急急忙忙去了解,为这家人争取,终于,在张支书的努力下,彩钢房在倪世仓家落户了,但是彩钢房毕竟在崾崄乡这个冬天寒冷的地方显得有些单薄,在彩钢房里生火炉也有点危险,为了让倪世仓住得安全,更住得温暖,张支书又开始了乡政府和县城的奔波,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张支书的多次了解争取下,倪世仓一家人欢欢喜喜地住进了平房。

村里像倪世仓这样的还有几户,一到雨季,张支书夜晚都睡不安稳,心里总是惦记着他们,为了消除自己的忐忑,让村民夜晚也可以温暖安心入睡,他积极向县上争取了移民搬迁、安居工程等项目,前前后后共解决了35户村民住房问题。

“带头致富有文学”

1998年的伍姓村还是以玉米为主导产业,时节好,就多收获点,时节不好,收成就很少,有时候都会面临绝收的危险,单一的靠天吃饭,况且玉米价格也得不到保障。这样的收入该如何养活一家人?现状又该如何改变?

接任村支部书记职务不久的张文学心里有一股子干劲,既然当上了村里的接班人,就应该做带领村民致富的“领头雁”。他这样想,也这样做了,他把生活的主动权握在了自己手中。他首先做的就是了解当地的气候、地块分布等各项因素,做到了然于胸。接下来就是思考该发展什么了,一次偶然的外出机会他接触到了核桃种植,通过了解,村里完全适合种植核桃,但是他还了解到核桃早实品种一般一到三年挂果,晚实得五到八年,这么长的等待期又该如何发展,假如遇到天灾颗粒无收怎样保证村民收入,又用怎样的方式让村民接受自己大好的土地被种上了树。但是办法总比困难多,既然要带头致富,那就自己先干。那段时间,他天天跑去县农业局考察,积极学习核桃技术,然后把自己仅有的15亩地全部种成核桃。空出来的土地套种其他作物,不会因为种植核桃而荒废土地。

这新奇的宝贝引起了村民的注意,但是村民还是有所顾虑,他一方面开始了自己的游说之路,晓之以理,从思想上解放他们;另一方面引导村里党员学习技术,到地里指导种植。等核桃开花结果了,村民才开始积极种植,田间地头一片火热。2006年是伍姓村丰收的一年,群众整体收入翻了几番,张文学也在2007年获得了陕西省人民政府颁发的致富带头人证书。但他并没有因为这个荣誉而骄傲,他觉得这份荣誉是村民带给他的,也属于全村人。同时,他惦记着如何把村级产业做大、做强,积极引进新品种,实施核桃产收、包装、销售一条龙服务,让群众在家门口增收致富。

“服务为民是文学”

“喂,支书呀,老胡突然瘫地上了……”接到电话的张支书急急忙忙开着车拉上“五保户”胡从怀去澄县医院,办手续、交钱、买药都亲力亲为,并且及时赶上治疗时间,老胡度过了危险期,躺在病床上的他看着张支书忙前忙后的身影热泪盈眶。以后谁去他家,他都要拿出来给别人讲讲,每每说起便泪满眼眶。

张支书还为殷立忠借钱,帮助他发展家庭牛场;打通致富最后“一公里”,协调维修了圣君庙村几十年的泥路;为村里争取路灯18盏,点亮伍姓村的夜晚,在他心里,还记挂着那些老党员、年老体弱的村民。一有空,他便到老人家里转转,问问最近身体状况,陪陪老人拉拉家长里短,看看家里哪里还需要帮忙。可他似乎忘记了自己已经不再年轻,步履也不似以前稳健,岁月在他脸上留下痕迹,手上的茧也越积越厚。子女看在眼里也急在心里,他们多想劝劝父亲,让他停下脚步,歇息歇息;多想让父亲放下工作,享受享受天伦之乐。但是他们知道,父亲在伍姓村支部书记的道路上走了二十多个年头,他怎能放得下这一村的百姓。所以,今年他又全票当选村支部书记,带上村民的信任又踏上了新的三年旅程,用他的满腔热血,不忘初心,继续服务伍姓村。

新闻推荐

总有那么一群人,把百姓安危放在心上

通讯员刘杨阳本报记者常青“大哥,你这房子作为生产用房,这么大的雨存在很大隐患呐,还是尽快转移到安全住处才好。”黄龙县崾...

黄龙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黄龙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