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龙崾崄乡:做强香菇产业富百姓 通讯员 刘杨阳 王海超 本报记者 常青

延安日报 2018-07-16 18:30 大字

●孙兆奇在自己的香菇大棚里

小暑时节,千山万岭翠绿葱茏,在黄龙县崾崄乡崾崄行政村红土湾村旁,一片片黑色的遮阴网下种植大棚里,一架架香菇袋料整齐地码垒。走进香菇大棚,种植户孙兆奇随手拿起一棒刚刚出菇不久的菌棒满心喜悦地向大家介绍说:“这是最近才上架的菌棒,没想到这么快就出菇了。”

今年45岁的孙兆奇,皮肤黝黑,操着一口河南口音,2002年来到崾崄以后就定居在这里。他快人快语,待人热情。见到他时,他正在大棚里整理新上架的菌棒。他说:“我今年发展香菇10000棒,预计出菇2万斤,情况好的话年产值可以达到15万元,除去投资还有将近7万元的纯利润。我们村有几户最近常来我这里看,说效益好他们明年也种植几棚,如果他们也加入进来,规模就更大了,到时候我们也成立一个合作社,销路肯定比现在还好。”

说到香菇种植,孙兆奇以前绝对是一个门外汉。2016年孙兆奇得知高泉子香菇种植基地生产的香菇品质好,销路和价格都不错,便萌生了自己也发展香菇产业的念头,但是苦于没有技术。崾崄乡党委、政府得知这个消息后,介绍孙兆奇去高泉子香菇种植基地务工,一年的务工学习过程中,孙兆奇基本掌握了香菇种植的技术。但是种植大棚建造如何选址和最低成本建造难倒了他,乡党委、政府又邀请香菇种植专业技术人员就选址和简易种植大棚建造对其进行指导。

香菇作为崾崄乡的特色产业、富民产业,自2013年发展至今,已经达到40万棒规模。该乡通过“支部+合作社+农户(贫困户)”发展模式,打造了高泉子和药王庙两大种植示范基地,带动群众发展香菇产业。

“今后,崾崄乡将继续走‘支部+合作社+农户(贫困户)’发展模式,积极探讨发展之路,扩大种植范围,打造一条以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逐步将香菇产业建设成为崾崄乡经济、生态、社会三个效益相统一,生产、生活、生态和示范四个功能为一体的特色产业。”崾崄乡党委书记朱宏涛介绍说。

新闻推荐

“小书记”的“大目标” 记黄龙县安善村第一书记刘迪

刘迪(右一)检查村民防汛情况通讯员陈文冰本报记者朱佳雨“小刘书记,年初咱们计划的目标已经差不多实现了,你看下一步怎么走呀...

黄龙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黄龙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