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延安人生活得更幸福更美好 延安市开展“延安模范”评选活动综述之五

延安日报 2018-05-30 12:00 大字

本报记者 叶四青

如果说见义勇为带给人的是大江大河般汹涌而至的突发性感动,敬业奉献则是水滴石穿、日久见人心般的考验。在革命圣地延安,各个行业都不缺乏敬业奉献的人。他们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是一串串感人的故事。他们的一些事迹看起来微不足道,却能暖到人心里。

曹艳是延安市公交公司一名平凡的公交车司机。说她平凡,是因为她跟大多数上班的职工一样。但这个平凡的公交车司机,有着不平凡的细节让人心生敬意。延安的很多公交车都是塑料座椅,夏天凉爽,冬天特别冰凉,尤其是早上,很多乘客宁愿站着也不坐。然而,曹艳开的那辆K12路公交车每个座位上都有一层软软的垫子,乘客一坐上去感觉软绵绵、暖乎乎的。好奇的乘客每到此时禁不住都要打问两句,“你们其他车上都新安垫子了没?”“没啊,这是我放的。”车上人不多的时候,曹艳偶尔会回应一下。垫子是曹艳自己掏钱买的,她想让乘客坐下时能暖一点。

让乘客暖一点。这个小小的心愿不仅暖在了大家的身体上,更暖到了心里。曹艳被同事们亲切地称为“公交战线上的一面旗帜”,这面旗帜不仅仅是对乘客的体贴入微,还有精湛的驾驶技术,谨慎细致的性格,最重要的是,她对自己严格要求。她给自己总结出了“八个一”和“四心”的服务准则,即“一言一语暖乘客心坎,一心一意为乘客着想,一举一动对乘客负责,一点一滴解乘客所难”。对老年人要热情关心,对外地乘客要热心帮助,对中小学生要关心爱护,对残疾人要细心照料。

“要干一行爱一行,我喜欢这个工作,干了十几年了,我至今依旧觉得当司机很酷。”曹艳如是说。寒冬里,一个敬业奉献的公交车司机让乘客如沐春风,而曹艳本人也因为敬业奉献获得很多荣誉,她所在的线路被授予“全国文明线路”,所在车组被授予市级“青年文明号”和“巾帼文明岗”车组,2012年度她被评为全省“十佳”公交驾驶员,2013年度被陕西省劳动竞赛委员会评为陕西省劳动竞赛标兵。

敬业奉献的人是从内心喜爱这份工作,总是神采奕奕,能量满满。

为了让黄龙山层林尽染面貌的永久保持,黄龙县大岭林场职工张明远一到防火期就深入各防火一线、群众密集区及公园游客游览区等重点区域大力宣传森林防火知识。他带领护林人员24小时不间断巡护,发动护林员在墙壁、石壁上书写护林防火宣传标语,刷新永久性标语和宣传碑。利用业余时间,他搜集整理有关森林防火知识,对护林员进行森林防火基础知识和山火科学扑救、安全撤离等知识培训,提高护林员森林防火扑救的能力。多年来,他用行动保护了林场森林资源的安全。然而,由于风里来雨里去常年奔波在林区,他不幸身患风湿等多种慢性疾病。2004年,组织为照顾他的身体,调他到瞭望台工作,如今,他负责方圆150平方公里的森林火情瞭望和监测任务。十多年来,他坚守岗位,认真履行工作职责。

敬业奉献的人更能赢得赞叹和掌声。因为他们通过努力让一座城改头换面——

站在延安新区为民服务中心,平地而起的高楼大厦和宽阔的柏油马路总让首次上新城办事的人感慨万千。“变化太快了!”这是很多市民内心的声音。

薛延江是延安市新区投资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新区建设之初,面临着种种困难:没有资金、没有办公场所、没有交通工具、缺少工作人员、时间紧迫。对此,薛延江白天跑部门,晚上起草各种文件,每天从早上7点开始忙到晚上12点以后,这样高强度的工作他一干就是两年。

“干一行就要爱一行、精一行。”这是薛延江对自己的要求。从踏入新区的第一天起,他就矢志不渝、无私奉献着自己的青春。面对着史无前例、无任何成功经验可循的新区工程,薛延江在公司成立之初,就积极组织公司员工根据工程实际,结合工程管理,从施工生产计划管理、技术管理、工程质量、工程安全、工程试验等工作方面制定和完善各项制度。

薛延江抱着这种科学至上、精益求精的精神,通过不断摸索,新区一期岩土工程管理水平得以逐步提高,工程质量得到了坚强的保障。通过他与同事们的埋头苦干,经过378天、8952个小时的紧张施工,新区一期岩土工程完成土方回填18168万立方米,造地18000亩,创造了中国城市建设史上的一个奇迹。2012年他被评为“延安市第十七届十大杰出青年”。

敬业奉献的人总愿意为事业全力以赴,倾注自己的全部。如知民情解民忧的子长县“好民警”郝长明,德彰业精、乐教敬业的延安中学化学老师赵忠民,无私奉献不言谢的市社会福利院护理班长吴庆斌……他们用勤奋、敬业的汗水填满充实每一天,并处处受到大家的感激和喜爱。他们用自己无私的行动,让延安人民生活得更幸福更美好。

新闻推荐

薛占海在黄龙县宜川县调研时强调 提高政治站位全力打好三大攻坚战 发挥优势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本报讯(记者刘小艳)5月16日至17日,市委副书记、市长薛占海赴黄龙县、宜川县调研脱贫攻坚、水污染防治和县域经济发展等工作...

黄龙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黄龙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