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故事 大白鹅叩开致富门 通讯员 刘树刚 张侠 本报记者 叶四青

延安日报 2018-04-12 15:06 大字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进入黄龙县瓦子街镇小寺庄村佛庄寺新村,就会看见一群群在树影婆娑中嬉戏玩耍的大白鹅。它们趾高气扬,肥嘟嘟的可爱样子,与青的山、绿的水、烂漫的山花共同勾勒出一幅生动的山水田园画。

这群大白鹅的主人就是黄龙县瓦子街镇佛庄寺村村民李莲花。李莲花今年54岁,大家喜欢称呼她“李大姐”,她家有三口人,本人肢体三级残疾,丈夫和儿子常年在外打工,行走不便的她在家里务农,操持家务。

2015年,李莲花被确定为因残致贫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与争着抢着要当贫困户的一些人不同,李莲花并没有因为被确定为贫困户而感到高兴,反而觉得自己拖了村里的后腿,成了乡亲们的负担。这也同时激发了她内心的一个强烈愿望:“我要自己动手脱贫致富。”这个想法从此在李莲花的心里扎下了根,成为她脑海里抹不去的念想。

一次偶然的机会,李莲花听说邻村有人养鹅,收益还不错。这个消息犹如黑夜中的一点火花,瞬间点燃她埋藏已久的致富梦想。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李莲花利用政府发放的产业扶持资金先期购买了150只鹅苗,迈开了她致富道路上的第一步。

因为缺乏养殖经验,一切都在谨小慎微的摸索中前进,李莲花便格外仔细地呵护着每一只鹅苗,每天按时按点喂食,定期防疫。功夫不负有心人,5个多月后,他们养的鹅终于开始下蛋了。看着一枚枚晶莹剔透的鹅蛋,李莲花开心地笑了,她似乎看到了晨曦初露的曙光。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17年10月的一个上午,李莲花接到儿子的电话,丈夫马稼祥打工期间不慎从高处坠落,被诊断为粉碎性盆骨骨折,住进了医院。几年间打工攒下的钱就这样被全部花光,丈夫也落下了残疾。

康复后的丈夫被接回家里休养,一家人的重担全落在了儿子稚嫩的肩膀上。儿子每天辛苦养家,李莲花两口子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丈夫马稼祥也不甘被困难打倒,主动和妻子一起养鹅。

俗话说:“夫妻同心,其利断金。”李莲花两口子养成了大白鹅,收获了鹅蛋。就这样,他们靠自己的勤劳,赚到了第一桶金。

走进李莲花家,她热情地招呼客人坐下,说话间递上了一枚鹅蛋,说:“快来尝尝,这是我今年养的鹅下的蛋。”接过拳头大的鹅蛋,轻轻地剥开蛋壳,慢慢地品尝,一股浓浓的“农家味”溢口而出。来的人一经品尝都不由地要夸赞一番,李莲花的脸上也会露出开心的笑容。

李莲花给大家算过一笔账:一只鹅一年能下60-70枚鹅蛋,每枚鹅蛋可以卖到5元,一只鹅可以卖到100-120元。每年养上100只鹅,预计纯收入可达到4万元。

李莲花说得绘声绘色:“今年我准备再多养点,现在的国家政策这么好,只要肯吃苦、勤快,我们家很快也可以脱贫了。”

新闻推荐

白保良:苦干实干 为民解忧 本报记者 王婷 通讯员 张亚楠 李延龙

●在“爱心超市”,白保良正在给村民兑换物品驻村第一书记是村级党组织建设的重要力量,是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领路人。宝塔区冯庄乡李庄村的第一书记白保良自上任起,就扑下身子苦干实干,一心带领...

黄龙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黄龙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