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丁青海养牛记 通讯员 刘杨阳 李丽

延安日报 2018-01-11 17:25 大字

●丁青海认真观察牛的生长状况

放牛、割草,这些曾是黄龙县崾崄乡伍姓村村民丁青海小时候在家里最不喜欢做的事情。那时,他就暗暗下决心:一定得有出息,长大坚决不放牛,而20年后,他又养了牛,还养了60头。

见到丁青海时,他正在家里看新闻,身旁的电脑上显示的正是牛场内的场景。他说,为了便于随时观察牛的状态,在牛场四周装满了摄像头,一来能及时关注每头牛的日常情况,二来解决了安全问题。

谈起养牛,热情的丁青海打开了话匣子。小时候家里一直养牛,给他积累了不少经验。这两年,眼看着玉米价格下跌,转型迫在眉睫,他就想到了养牛。说干就干。丁青海到内蒙古一带进行考察,最后选择了对环境适应性强、生长发育快、易肥育的黑安格斯肉牛。他建了牛栏,把牛买回来,一切基本就绪。

这么多牛怎么喂?靠他的两只手肯定不够的。丁青海马上雇人、买机器。捆草机、碎草机、清粪车、拉水车、运输车等一件件大型机械填满了院子,饲料储藏室、草料仓库、青储池、化粪池也一步步完善起来。

看着丁青海的“阵势”越搞越大,村上一些村民上门希望能在他那里打工,赚点零花钱,但遭到丁青海的婉拒。他想把村里那些生活比较困难的村民雇用过来,让他们有一份收入。于是,村上的5名***户开始活跃在丁青海的牛场。每人每年下来有1万多元的收入,生活较为稳定。

丁青海牛场的牛除了喂养专门的饲料之外,吃的最多的就是玉米杆,不少村民都愿意把地里的玉米杆免费送给丁青海,因为牛场的捆草机能够直接在地里把玉米杆捆成捆,也算是帮助大家完成了玉米收获后的清理工作。

说起销路,丁青海说,现在他已经养了一年的牛,很多牛已经可以出售。他已经和西安的屠宰场联系好了,一头牛能卖1.5万元左右。剩下的牛粪可以用来给核桃树施肥,他家的80亩核桃园全靠这些肥料。

“我是乡上选的县人大代表,大家既然看得起我,那我总得给大伙干点实事。等我再养个两三年,把规模扩大,到那时,就可以解决更多人的就业问题。现在全乡都在搞产业转型,我就先给大家带个头,用事实告诉大家要想过好日子就得勤劳。”说起未来的打算,丁青海充满信心地说,目前,他已经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入党后,他想为村民们干更多实事。

新闻推荐

书记县长访农家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十九大精神在陕西张建刚本报记者王宏海12月12日,家住黄龙县石堡镇算子村的***户陈新田怎么也没有想到,刚刚上任不久的县委书记王云祥,在上班的第二天便来到他家,一起拉家常、...

黄龙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黄龙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