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白建成:建起养蜂观赏园 脱贫致富走在前

延安日报 2017-12-13 17:25 大字

通讯员 李亮亮 张全武 冀晓锋

黄龙县白马滩镇河西坡村贫困户白建成,40多岁还孑然一身,父亲年事已高失去了劳动能力,母亲是残疾人。勤劳朴实的他,虽然每天在地里拼命劳作,但由于缺少技术和资金投入,生活过得十分贫苦。

精准脱贫政策实施后,镇政府和村“两委”将核桃作为村里脱贫的支柱产业,进行重点扶持。每年春季,包村部门和包扶责任人都为贫困户发放化肥,村上还多次组织核桃管理技术培训。有了肥料和技术的支持,加上白建成的勤劳,他的核桃园产量逐年增加,核桃管理技术也越来越好,逐渐走出了贫困。为了彻底脱贫,在镇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包扶干部的指导下,白建成决定在核桃园里养殖中蜂,进一步增加收入。

“白建成要在核桃园里养中蜂了。”消息传开后,七里八村的村民都好奇地来观看,大家议论纷纷,不少人对他的做法担心不已。白建成没有退缩,没有犹豫,他一门心思扑在养蜂上,吃住都在核桃园里。白天观察中蜂的生活习性,向养蜂站专家请教,晚上自己啃读培训材料。他的勤奋让大伙感动不已,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他的养蜂产业。

2016年,在包扶干部和镇政府的帮助下,白建成争取到了县养蜂站30万元的扶持资金,在自家的核桃园里建成了养蜂观赏园。观赏园总面积达5000平方米,园中摆放着休闲纳凉用的桌、凳和品尝蜂蜜的展台等,他还在半山坡上修建了一个200平方米的平台和一座摇蜜房,养殖了80多箱中蜂。白建成的养蜂观赏园既是夏季纳凉的好去处,又是品尝蜂蜜和核桃的绝佳地,很快就成为了村上乡村旅游接待点和脱贫致富示范基地。养蜂观赏园建成以后,每年为白建成增加了五六万元的收入,使他彻底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成了村里脱贫致富的模范。

白建成致富后,没有忘记乡亲们。他常说:“以前乡亲们没少帮我,现在我富了,就要帮助乡亲们共同富裕。”他经常主动帮助想养蜂的乡亲们选场地,手把手教授养蜂技术。背崖子村的一位村民,几年前因腰部受伤失去了劳动力,生活极其贫困,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白建成主动上门教他养殖中蜂。在白建成的帮助下,他不仅收入增加了,脸上也多了笑容,逢人就夸白建成。

在白建成的带动下,村民纷纷加入到养蜂的队伍中,全村养殖中蜂1200余箱,中蜂产业逐渐形成了规模。养蜂户越来越多,因养蜂脱贫致富的人也越来越多,白建成成了村上名副其实的致富带头人。为了帮村民争取更大的经济利益,村委会牵头成立了中蜂养殖协会,统一销售价格,拓宽销售渠道,中蜂养殖成了继核桃之后,河西坡村的第二大经济产业。

日子好起来了,但白建成并没有就此止步。在县养蜂站的支持下,他创立了自己的蜂蜜品牌——白氏百花园土蜂蜜,还开发了洋槐蜜、百花蜜、巢蜜等诸多特色商品。“有了品牌,价格就能上去,销路也有了保障。”谈起今后的打算,白建成信心满满,他将带领乡亲在奔小康的路上继续大步前行。

新闻推荐

“绿”字文章写得好 青山也能生出“金” ——黄龙县以生态旅游助推脱贫攻坚

本报记者刘小艳黄龙县地处陕北黄土高原与关中平原的结合部,境内森林覆盖率高达87%,林草覆盖率达92%。近年来,黄龙县依托得天独厚的绿水青山资源,在“绿”字上做文章,把生态建设与旅游产业有机结合,大力...

黄龙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黄龙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