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村上环境美了 村民腰包鼓了 ——延安市新型城镇化建设让群众有了更多“获得感”

延安日报 2017-08-25 18:05 大字

本报记者 申宇

近日,记者来到黄龙县瓦子街村看到,一条条乡村公路四通八达,一排排特色民居格外醒目,这里街道干净整洁,路灯整齐排列……村民吕小莉对记者说:“现在越来越多的游客到我们这儿来游览参观,大家到这儿的第一感觉就是,现在的农村真美。”

吕小莉是瓦子街镇瓦子街村一家小超市的老板,开超市已经10多年了,以前她家的超市只有一间房,随着近年来瓦子街旅游观光的游客逐年增多,吕小莉也将自己的店面扩大到4间,其中门头、窗户、门牌、防盗网都是政府统一免费修建提供。去年,吕小莉的超市一年收入10万多元,比以前整整提高了3倍。吕小莉感慨地说:“现在村上居住环境好了,绿化、公厕、配套设施都很齐全,还可以在自家门口赚钱,这样的好日子以前想都不敢想。”

瓦子街村的变化是延安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延安市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行动计划落实,着力提高城镇发展质量,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坚持科学规划、适度超前原则,统筹推进以宽带进村、互联网应用、乡镇气化、安全饮用水工程等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持之以恒地抓好村镇建设,各项工作得以有序推进,全面提升支撑保障能力。

新型城镇建设不仅让农村的环境变美了,也让村民的腰包鼓起来了。瓦子街镇的呼立夏开办农家乐十几年了,以前顾客少,一直开的都是小店面,收入一年下来也就5万多元,现在乡村建设得越来越来美丽,旅游景点增加了不少,游客也越来越多,前两年他把店面扩大了。“去年我的农家乐收入了40多万元,现在这日子过得是越来越红火了。”呼立夏开心地说。

据统计,“十二五”以来,延安市县城建设累计完成投资600多亿元,全市35个重点镇共实施项目1124个,完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项目781个,31个重点镇完成了80%以上的建设任务。延安市遵循全域统筹城乡理念,按照“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身心美”的目标,坚持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发展重要组成部分,重点实施了美丽乡村“宜居建设、人居环境提升、产业支撑、文明建设”四大工程,大力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项目,建立农村保洁制度,推行农村社区化管理,改善基础设施和村容村貌,发展特色致富产业,培育和谐文明新风尚。

新闻推荐

黄龙举办世界旅游文化使者大赛

本报讯(何开意何涛记者武德平)8月13日,2017世界旅游文化传播使者大赛黄龙赛区精英赛在黄龙县举行。来自陕西省各高校的34位佳丽,通过服装、才艺等环节的展示,来自西安工程大学服装表演专业的罗茜获得...

黄龙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黄龙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