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陕西黄龙 以体育扶贫增加群众“获得感”

玉林日报 2017-08-23 09:55 大字

群山环抱中的陕北黄龙县城,夏季最热的那几天气温也只有35摄氏度。每天吃过午饭,在青岛读大三的宁晓东都会穿上防晒服、踩上运动鞋,从半山腰的家里步行3公里来到公路边,在白马滩镇石门峡漂流景区充当安全员。一个暑假下来的打工收入,就是新学期的学费。

他说:“妈妈眼睛不好,爸爸要在家照顾她也不能外出打工,以前家里就靠着种4亩半地的花椒和核桃过活,一年到头几千块的收入光给我妈治病了。要是没有这个漂流,我还不知道上学要朝多少人借钱呢。”

在地属革命老区延安市的黄龙县,越来越多像宁晓东一样因病致贫、因学致贫的人,借助“体育+旅游”逐渐摆脱贫困。

黄龙县尽管地处黄土高原,但境内森林覆盖率74.3%、林木绿化率82.4%,很少有尘土飞扬的景象,被誉为“黄土高原上的绿色明珠”。

依托生态优势,黄龙县近年通过举办体育活动、布局休闲项目以及设置健身场地等,令这个交通并不便利的山区小县,不仅逐渐改变了贫穷落后的面貌、增加了老百姓的“获得感”,也找到了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宁晓东打工的石门峡景区,漂流过程惊险,两岸风光秀丽,从2015年正式营业起,年接待人数超过6万人次。游客主要来自周边的延安市、渭南市,黄河对岸的山西省也有游客前来。这不仅令黄龙县的体育旅游知名度大增,也带动了当地第三产业的发展。

“2014年之前,第三产业占全镇经济总量的比例几乎为零,经过短短几年发展,现已占据近半壁江山。”白马滩镇镇长温超颖告诉记者,在发展休闲体育之前,镇上的主导产业只有核桃、花椒等农产品。漂流、健身步道、自行车道等相继投入使用,很快就受到游客青睐。“这些项目不仅把镇上的餐饮、住宿带动起来,以前的农产品也变成了旅游特产,能卖出更高的价钱。”温超颖说,现在旅游旺季镇上菜市场一周蔬菜销售总额,顶得上往年的一个季度。

在距离石门峡漂流景区1公里的开阔地上,黄龙农民朱道锋开起了第二家排骨火锅店。他说,品尝这个当地名吃,已经和体验漂流运动一样,成为游客前来黄龙的目的。

“截至2017年8月13日,黄龙县总计接待227.9万人次,同比增长127.9%。旅游综合收入15.47亿元,同比增长136.55%。”黄龙县旅发委近期公布的这组数字,凸显旅游带动当地产业发展的效果。而游客数量和综合收入的“双井喷”,离不开体育赛事聚拢人气的作用。

“三年来,黄龙相继举办、承办了体育赛事20余场,包括全国青少年‘未来之星\’阳光体育大会分会场暨陕西省首届阳光体育大会、陕西省山地自行车越野定向挑战赛等全国和省级比赛。”黄龙县体育中心主任邢爱香告诉记者,赛事期间黄龙的酒店入住率基本达到100%。“一个选手就可能带动整个家庭,一次参赛就可能带来日后的重返,体育比赛对于旅游的拉动是显著的,并且促进了县上整体消费,帮助群众脱贫。”

(据新华社西安8月22日电)

新闻推荐

扶贫政策掌握多少 在线测试便知分晓

本报讯(记者程浩楠通讯员张建刚李猛)近日,黄龙县开展脱贫攻坚知识在线学习测试活动。该县帮扶领导干部、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干部等1300余人参加了考试。测试内容为中、省、市、县关于打赢脱贫攻坚...

黄龙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黄龙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