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日子是干出来的 陕西日报记者 张权伟

延安日报 2020-12-07 11:14 大字

11月20日,凛冽的北风不时光顾着陕北高原,寒气逼人。此时已是农闲季节,但黄陵县双龙镇索洛湾村的群众却闲不下来。最近,他们村正在与宝鸡麟游商谈一个固体废物回收项目,马上要进入项目落地阶段。

“这是我们村‘走出去’战略的第一步。项目谈成落地之后,不仅将进一步提升我们村民的收入,壮大村集体经济,更重要的是会打开村民的视野,让村子的发展空间更为广阔。”索洛湾村党支部书记柯小海说。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我们村未来的规划也紧扣乡村振兴这个主题,核心就是‘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走出去’意味着我们要打破地域思维,走出去创业发展;‘引进来’就是要把更多人,特别是年轻人和能人吸引过来一块建设索洛湾。”柯小海说。

索洛湾村地处延安市黄陵县西部的大山深处,山清水秀,风景如画。然而就在十几年前,这里还是一个“地少不保收、挑水半里路、雨天两脚泥、人往外面跑”的穷山沟,村民过着“玉米换面、靠天吃饭”的困苦生活。

2000年,年仅24岁的柯小海当选为索洛湾村党支部书记。上任后,柯小海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建学校。他自己出钱雇工匠、买建材,并动员群众和他一起当小工。不到两个月,新学校建成了,村里的娃娃上学再也不用跑远路了。

行走在索洛湾,柯小海带领村民新建的项目随处可见:采摘园、跑马场、仿古街……村里开发的峡谷寨景区内,流水潺潺、曲径通幽。

“小海脑子活,认准的事,敢干。”村民张军朝说。2003年,黄陵矿业公司2号煤矿落户索洛湾,运煤车络绎不绝。时任村支书的柯小海敏锐地嗅到商机,探索出一条“土地入股、集体经营”的路子。不久,占地20余亩的停车场建成,第一年就给村集体带来100多万元收入。

2007年起,柯小海又带领村民成立运输公司、工程公司,还把农业合作社升级为集体控股、村民入股的农业开发公司。年轻人纷纷回流,在家门口找到营生。而今,索洛湾有村办企业5家,年营业额达2000万元,村民年人均纯收入大幅增长,村民生活实现了从温饱到小康的大跨越。

这些年,柯小海没有乱花过村集体的一分钱,把钱全部用在了刀刃上。曾有人这样评价柯小海:“年轻敢为,脑子活,更可贵的是他没私心。”如今索洛湾村村民年均净分红5000多元,人均收入突破2.8万元。柯小海先后获得三秦楷模、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等20多项荣誉,并作为农村基层优秀代表,出席了党的十九大。

如今的索洛湾村,景美人富产业好,联排的农家小院前花团锦簇,村民们都有赚钱的门路。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只要加油干,以后的日子更红火。”柯小海开心地说。

新闻推荐

自觉把延安精神作为我们最强大的基因 魏建文

延安是中国革命圣地。延安时期,老一辈革命家和老一代共产党人用自己的模范行为诠释了初心和使命,培育形成了我们党宝贵的精...

黄陵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黄陵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