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达人秦民权:创新改造不间断 帮民解忧助增收

延安日报 2020-06-10 06:10 大字

?●秦民权在修理农机

“老秦,今年收麦还请你帮忙,先和你预约一下。”“老秦,我家拖拉机拉杆不太灵了,你啥时候有空过来帮我看一下。”近日,黄陵县桥山街道办仓村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秦民权的手机响个不停,有许多村民求他帮忙。

1992年,20岁的秦民权在关中当麦客,一台台大型联合收割机在麦地里穿梭,一车车金灿灿的小麦从田地里被收了上来。这一幕让他震撼,他想到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乡亲,从此心里埋下了一颗用农机带领乡亲致富的种子。

回到村里,秦民权首先承包经营了村里唯一一台拖拉机,用来耕地拉活。收入小有起色,他就开始将农机梦付诸行动,购买了大大小小的各式农机。

“那时候,买机器不懂型号,操作技术也没人指导,有些农机买回来‘水土不服’,根本没法用,上当受骗也是常有的事。”吃一堑长一智,秦民权慢慢地从门外汉变成农机专家。

一次,村里有人和他闲聊:“现在科技这么发达,老秦你说咋就没有个收油菜籽的机器呢?”言者无心,听者有意。秦民权开始研究油菜籽的收割脱粒技术,针对油菜茎秆交错、收获时油菜籽容易掉落等难题,他改进割台,增加自制油菜分禾器,进行动力切割分禾,改立刀、改机具、制筛子、控制风量……“我这里电焊机、气泵机等各类维修农机的工具都有,家里的地就是我的实验场,改一次试一次,不行就接着改,直至改到满意为止。”

凭借着对农机的热爱和吃苦耐劳的精神,秦民权总能克服困难,改造出让他和村民都满意的农机产品。“不同的农作物对机器的转速和配套设施要求不同,有些还要结合地里的实际情况进行改造……所有的农机和配套农具基本上两年一更新,我必须多看书、多学习,咱也要跟上时代的步伐。”谈起农机改造,秦民权便止不住话匣子。

经过不断的摸索与实践,从结构最为复杂的大型联合收割机,到小型的植保设备,秦民权不但能运用自如,还能手到病除,他成了十里八乡公认的农机达人。

“一人富了不算富,大家富了才算富。”秦民权记得他最初的梦想,经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

2010年,秦民权注册成立了仓村农机专业合作社,将周边懂机械的村民吸纳到合作社,并向他们无偿传授农机技艺,目前已发展社员55人。

从2011年开始,合作社承接县域内秸秆还田累计8万余亩,2016年开始承接土地深松项目累计7万余亩,还承包了农业局社会化服务项目,为农民免费旋地、耕地、播种、秸秆还田等,并带动周边村民参与机械化作业。

在秦民权的带领下,合作社年均作业总面积4万多亩,为当地农业机械化、农业科技化发展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并到富平、白水等县开展跨区作业。

秦民权无偿为特困农户、留守老人提供作业服务。近年来,合作社共帮扶了5户贫困户,平均每年无偿机械作业60多亩。

如今,合作社拥有耕种收农业机械及配套农具93台,其中1804型拖拉机2台、1204型拖拉机1台、55马力和95马力拖拉机10台、谷物联合收割机5台,名声越来越响。但秦民权并不满足,把目光瞄向了未来:“最近我正在研究拾杆机的操作使用和打捆运载技术,下一步,我打算拓展果区的托管承包业务和畜牧业草料收集加工,还打算继续挖掘培养出更多的农机专业人才,为家乡的农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新闻推荐

陈蛇林:奔小康,咱信心满满

●陈蛇林(左)为村民讲解养猪的孕产知识今年68岁的陈蛇林,是黄陵县桥山镇街道办龙首村远近闻名的“养猪达人”,这几年通过...

黄陵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