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手植柏 华夏民族魂
黄帝手植柏又被人称为“龙柏”挂甲柏周身斑痕密布、纵横成行
○高铭昱文/图
在黄土高原腹地,有一道南北贯穿的子午岭。这里,森林密布、古木参天,千峰竞绿、万岭争翠,犹如一条绿色的巨龙。华夏民族的始祖轩辕黄帝最早就在这一带活动,“迁徙往来,拔山通道”,披荆斩棘,开辟荒蛮。“黄帝崩,葬桥山”。桥山属子午岭的一条支脉,在陕西省黄陵县,黄帝陵位于桥山之巅,是中华儿女尊崇与景仰的民族圣地。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每至清明,全球华人的目光都会聚焦桥山。从黄帝逝世起,华夏族就开始了祭祀黄帝的活动,而在历朝历代举行的郊祭、庙祭、陵祭等各种活动中,桥山黄帝陵的祭祀起源最为久远、最为重要,数千年来从未中断。延续至今,每年的清明公祭典礼,都有国家领导人和各界代表,港澳台同胞、海外华人等万余人参加。列入第一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名录的黄帝陵,号称“天下第一陵”,同时也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黄帝陵有古柏群,而柏树在国人心中有着崇高的地位。柏树斗寒傲雪、坚毅挺拔,乃百木之长,素为正气、高尚、长寿、不朽的象征。作为中国最古老、覆盖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柏群,黄帝陵有古柏8万余株,千年以上者3万余株。其中,“黄帝手植柏”距今五千余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柏树,被誉为“世界柏树之父”。这是中华民族重要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历史遗存,也是五千年中华文明史的鲜活见证。
“黄帝手植柏”位于黄帝陵轩辕庙院内,故又称“轩辕柏”。此柏树干苍劲挺拔、冠盖郁郁葱茏、枝干密密层层、叶子四季常青,历经五千年,至今浓荫遮地、高可凌霄。树旁有碑楼,内嵌石碑,上书:“此柏高五十八市尺,下围三十一市尺,中围十九市尺,上围六市尺,为群柏之冠。相传是轩辕黄帝手植,距今约有五千余年。谚云:‘七楼八拃半,疙里疙瘩不上算,’即指此柏。”据测定,其树冠覆盖面积达178平方米。
传说当年蛮荒,桥山群民均为穴居,黄帝教化大家伐木建房,走出山洞,以至于桥山及周围树木全被砍光。不料山洪暴发,冲走了所建房屋和居民。黄帝看到漫山遍野一片狼藉,意识到这是滥砍滥伐造成的危害,便立誓造林,并亲手栽下柏树一棵,这就是如今“黄帝手植柏”的由来。在他的带动下,民众纷纷效仿,积极植树,桥山从此变得林草茂密、郁郁葱葱、从此,植树造林便成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世世代代一直延续了下来。
在黄帝手植柏一侧,还有一“挂甲柏”,又称“将军树”。据志书记载,汉武帝刘彻北巡朔方还,经过此处,卸甲挂于此树,率大军列队俯首默祭。此柏树干遒劲、树体斑驳、树型高大,周身斑痕密布、纵横成行、柏液中出,似断钉在内,枝干皆然。
公元2000年3月7日,农历“二月二”,传说中“龙抬头”的日子,黄帝手植柏旁又有了新的成员。这一天,人们在黄帝陵栽植了一棵柏树,取名为“中华世纪柏”。为植此柏,组织者采集了34个省(区、市)及特别行政区的土壤汇集一处,并掬黄河、长江入海口之水予以浇灌,以表达中华各族对轩辕黄帝的仰慕、缅怀之情和对新世纪的祈福之意。“中华世纪柏”不是黄帝陵古柏,而是“中华名木”,它象征着民族团结、国家昌盛。
我曾两次拜谒黄帝陵,瞻仰轩辕柏、造访古柏群。站在黄帝手植柏前,仰观这株又被人称之为“龙柏”的千年古树,见其一柱擎天、直刺苍穹,树干螺旋上升,彰显龙的气度与神韵,一股豪情不禁油然而生。“龙柏”采撷日月精华、汇聚天地魂魄,参天蔽地、森森然然,昂然耸立、雄视天下。据说,不仅是轩辕庙里的“龙柏”,黄帝陵古柏群多有“龙化现象”,古老的柏树枝干似龙头、像龙身、如龙爪、若龙须,关于龙的所有意象,在黄帝陵古柏树上皆可寻见踪迹。
历经风雨洗礼、冰霜严寒,至今仍然苍翠挺拔、枝繁叶茂的黄帝手植柏,不仅目睹了华夏民族数千年的荣辱兴衰,还见证了中华民族今日的繁荣昌盛,郁郁葱茏,恰似中华儿女的民族魂,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和强大的力量。
黄帝陵古柏群为我们留下铮铮向上的气度和不屈不挠的精神,也正因此,历经磨难的中华民族从来不曾被压倒。2020年初始,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袭击中华大地,黄帝古柏吟风振雪、岁寒不凋的意志,将引导我们打赢这场不见硝烟的战斗。今观黄帝手植柏,不仅引发思古幽情,更激发鼓舞我们不断向前!
新闻推荐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农业春耕生产、企业复工复产工作,黄陵县坚持科学研判形势,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当...
黄陵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黄陵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