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而不强、多而不优 苹果产业亟待补齐短板

农业科技报 2019-11-27 18:46 大字

?黄陵县土桥镇准备发往福建的商品果黄陵县土桥镇准备发往福建的商品果

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网记者耿苏强唐艳丽实习记者吴凡

产能过剩持续发酵,市场风险大

近日,记者在陕西省农业遥感与经济作物气象服务中心获悉,结合苹果产量预测模式、苹果生育期气候资源、气象灾害、果园实地调查以及新增挂果面积等综合分析预测,目前,陕西苹果种植面积达896.35万亩,2019年陕西省苹果平均单产1610~1640公斤/亩,总产1150~1200万吨,有望创历史新高。

首先,新果丰产当前是得到市场肯定的,也是当前市场较为统一的认识。今年年初陕西地区出现了倒春寒,有地方也有冰雹、暴雨等恶劣天气,虽对苹果的产量会造成一定影响,但整体上仍是大年。陕西洛川石泉畔里苹果专业合作社副理事长王忠录说:“今年苹果总体产量还是大丰收年,基本一亩地的产量都在6000~7000斤左右,好一点的果园可以在8000斤以上”。陕西第一季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张桥说:“我们旬邑总体果园面积有50万亩,一年的产量就是50万吨。”

然而,我国苹果年出口量较少,据相关资料显示,2018年人均苹果占有量超过35公斤,苹果消费以国内市场为主,而我国实际人均苹果消费量远低于该值,苹果产量已远超过国内市场承载能力,产能过剩问题十分突出。

出口阻碍较多,“品质竞争”成关键

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在谋划着果品今后的销售渠道,探索着开发海外果品市场的途径。很显然,就现有果业生产水平而言,果品要出口海外市场,障碍因素太多,难度甚大。

本次调研中,一些行业人士分析认为,国内苹果产能过剩,解决的重要途径是外销。东南亚、中东地区因气候原因很少产苹果,是苹果出口的潜在市场。同时欧美对果汁需求量大,也是我国苹果及其加工产品的重要消费市场,但近年来,苹果对外出口环境不是很稳定。

一些东南亚和南亚国家因政治问题不直接从我国进口苹果,中国的苹果需经过第三方国家才能进入市场;美国作为苹果汁最大的消费国之一,因为贸易战的原因也限制了对华苹果进口;俄罗斯作为中国苹果的第五大进口国,也因经济原因和在部分苹果中发现东方果蛾,减少了进口总量。

出口量持续下降,出口形势不尽人意。陕西德胜源果业公司董事长张爱玲说,中国苹果若想摆脱出口困局,必须要实现从“低价竞争”向“品质竞争”的转变,提升苹果品质、实现品牌化和规范化管理是必不可少的,也是提高苹果出口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品质提升难度大,新技术推广举步维艰

洛川石泉畔里苹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新林认为,苹果产区农资和劳动力成本的持续提升,种植效益减少,产业吸引力减弱,青壮年劳动力外流,种植人员老龄化,果园粗放化管理,新技术推广应用不足,苹果品质提升难度明显增加。

在黄陵县采访时,一些合作社负责人坦言,要提升苹果的品质,除了果园的日常管理、优质的肥水供应外,果树的品种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但品种的更新目前只能依赖于科研机构或者国外的品种引进,品种更新短则十年,长则15年才能注册一个新品种。由于新品种果树的研发、注册周期长,投入高,企业方面很难承担高昂的成本。从国外引进一些新的苹果品种也常因气候差异、管理方式、果实品质等原因暂时无法大规模推广,只能先小规模试种。

因此,对苹果产业来讲,在国际竞争格局、国内战略布局和产业发展变局共同叠加交织的当前,迫切需要政府部门、科学家、企业家以及各类协会社团组织,在努力低头“拉车”的同时,抬头看路,同坐一起聚力谋发展。

采访感言

提质增效,保持核心竞争力

当前,我国苹果产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节点,大而不强、多而不优问题突出,小农经济框架下,齐头并进提升技术水平和质量标准的挑战依然很大。

讨论到什么是苹果产业最大的“坑”时,多数受访者认为,苹果产业最大的“坑”,是盲目学习其他地区成熟的模式,脱离了当地的气候、水土条件,没有做到因地制宜。而且很多苹果种植者在学习西方的矮化密植管理方式时,只学到表面,没有学好配套的管理技术。

苹果种植从国内当前的情况看,没有哪家的经验可以成为“苹果圣经”,因为不同地区的实际条件不同,每年遇到的新状况也不同。

只能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灵活变通、借鉴其他地区的成功经验。开发具有特色的品质,才能保证自己在市场中有竞争力。

新闻推荐

初心暖了民心 使命带来真情 黄陵县双龙镇让群众感受到主题教育带来的新变化

通讯员元亚娜本报记者李江峰“老闫,最近身体怎么样?”黄陵县双龙镇石头坡村的第一书记张鹏一进院子就向正在干活的闫海生询...

黄陵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黄陵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