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 医院“掌门人”专访系列报道 从外科手术到生物诊断治疗 技术进步让肿瘤等重病患者看到了希望

华商报 2018-10-20 01:55 大字

谈起改革开放40年间医疗卫生事业的变化,李宗芳感触最深的是:生物诊疗技术的快速发展,将医学带入了精准治疗的时代,并让肿瘤等重大疑难杂病患者看到了生的希望。

受访院长:李宗芳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院长兼肿瘤病院院长、生物诊断治疗国家地方联合暨陕西省生物治疗与转化医学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陕西省肝脾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主任。

西安交通大学“领军学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长江学者与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带头人,国家卫健委“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1989年就开始关注生物诊断治疗

1985年,李宗芳从西安医科大学医疗系毕业后,被分配到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普外科工作。

“那会儿,我们接触了很多肝硬化、肝癌患者。当时,对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和肝癌的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主要是针对吐血来止血。但是,治标不治本,肝癌患者被确诊后,一般都是晚期,3个月到半年后,医生就只能束手无策地看着患者去世。”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院长兼肿瘤病院院长李宗芳介绍,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主要表现为脾大、脾功能亢进,他当时很想知道患了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后,患者的脾脏究竟会发生什么变化,在门脉高压症的治疗中,医生到底应该持什么样的态度。

而脾脏又是免疫器官,生物治疗恰好是通过提高免疫细胞的功能,达到防卫疾病的作用。因此,从1989年读硕士研究生时起,他就开始关注生物诊断治疗,是国内较早关注这一研究方向的学者。

生物诊断治疗是医学发展的方向 有望使肿瘤得到治愈

李宗芳介绍,随着生物技术尤其是基因组学的发展,以及肿瘤、心脑血管等疾病分子靶标的发现,近年来,生物诊疗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

为了将生物诊疗技术早日应用于临床,推动疾病诊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2010年,经省发改委批复,李宗芳带领团队成立了“陕西省生物治疗与转化医学工程研究中心”,2012年,国家发改委批准升级该中心为“生物诊断治疗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系西北地区首家国家级生物诊疗工程研究中心。

“生物诊疗技术可以使治疗更精准,提高疾病治疗效果,显著降低整个社会的医疗花费。”李宗芳说,比如,现在通过基因检测手段,可以为一些疾病的用药提供指导,提前获知患者是否适合服用某种药物。

“生物诊断治疗是未来医学发展的方向,有望使疾病的诊治更加精准化、个性化,医学界有专家认为,随着生物诊疗技术的发展,未来有望使肿瘤等疑难杂病得到治愈。”李宗芳说。

优质医疗资源不断下沉让基层百姓在家门口享受优质诊疗

40年来,老百姓身边的医院越来越多,看病比以前方便了很多。但是,因为长久以来优质医疗资源一直集中在一些综合大医院,因此,出现了大医院人满为患、基层医院冷冷清清的现象。

为了让更多基层百姓在家附近就能看到好医生,近些年,很多大医院都多措并举,不断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以我们交大二附院为例,近年来,我们与一些基层医院建立了紧密型托管的医联体关系,如黄陵县人民医院、耀州区人民医院、户县济仁医院等,托管后,这些医院的就诊人数有了显著增加。”李宗芳说。

为了让更多基层百姓都能享受到优质医疗资源,西安交大二附院还启动了“一院四区”的发展规划,刚刚过去的9月25日,西安交大二附院大明宫院区投入试运行,目前,规划中的其他“三个区”——临潼渭北工业园院区、宝鸡蟠龙院区、西咸新区秦汉新城院区也正在加紧洽谈和建设中。

“通过“一院四区”的建设,我们希望使交大二附院的优质医疗资源向周围地区辐射,使优质医疗资源得到进一步下沉,惠及更多的基层老百姓。”李宗芳说。华商报记者 卢红曼

新闻推荐

双龙镇燃气被华润燃气整合收购

本报讯近日,达州华润燃气有限公司与达州市通川区双龙镇智鹏天然气有限公司成功签订了乡镇燃气整合收购协议。收购后,华润燃...

黄陵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黄陵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