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智”赋“能”——透视智能技术“穿透力”
针对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发展智能产业,拓展智能生活”,工信部近日表示,将以智能制造为牵引、工业互联网为抓手、双创平台为载体,加快推动制造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营造融通发展新生态。
如何把握智能制造的机遇?怎样释放技术的“普惠”价值,“撬动”智慧生活?记者就此采访专家、学者和从业人士。
紧抓技术应用窗口期
产业的数字化转型是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典型标志。其中,最关键动力源自智能技术的突破。
人们对“智能”并不陌生,也从未质疑其将带来的变革意义。然而,因为难以破解应用“最后一公里”,曾在全球掀起过多次热潮的智能“风暴”也都随之逐渐淡化。智能技术窗口期来了吗?产业基础能否支撑应用“爆发”?这些成为当下业界议论热点。
“建立在数字化基础上的智能制造,是由运算力决定其应用普及程度,也就是对数据的把握能力。”红杉资本全球执行合伙人沈南鹏认为,和前几轮智能热潮不同,这一次是建立在成熟的数据应用基础上。随着信息技术嵌入各个领域,我国产业和企业迅速“数据化”,数据集成、运算能力走在前列,智能应用窗口正在打开。
如果说运算力决定着方向,那么产业实力则决定着潜力。工信部副部长罗文认为,中国制造长期奠定的产业基础、需求端对转型的迫切要求,以及快速的转化融合能力使我国在智能制造发展和应用方面走在世界前列。抓住技术应用窗口期,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我国正走进智能制造“国际第一方阵”。
今年,工信部要实施新一轮制造业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工程,加快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发展的水平。
打开存量“动能”空间
释放技术的“普惠”价值,核心是融合,关键在存量。研究表明,数字化程度每提高10%,人均GDP增长0.5%至0.62%。
工信部规划司副司长李北光认为,发展智能产业,更重要的是用创新带动智能生产、智能管理、智能供应链和生态链等,促使传统产业焕发生机。
在被视为“传统”制造领域,一系列新变革正在展开。人们印象中劳动密集的采煤业,正被科技“赋能”。
在操控中心按下按钮,即可实现智能采煤;通过智能监控和远程对话,就能实现实时监管……陕西黄陵矿业通过推进智能矿井建设,实现薄、中、厚煤层智能化开采全覆盖。利润、效率提升了,事故发生率也大幅下降。黄陵矿业董事长雷贵生说,这套技术装备将在全国数十家煤矿推广,让采煤业高质量发展。
以智能技术为杠杆,大多数产业正在构建更敏捷的生产、经营、管理体系,进行深层次变革。工信部调查显示,智能化改造使企业生产效率平均提升超30%,运营成本约降20%。
李北光说,智能制造正从轻工业向大型装备、农业生产,从大企业向中小企业、从单一集群到生态协同延伸。
“撬动”智慧生活
发展智能产业,提高效率品质,落脚点在智慧生活。建立在智慧生活基础上的庞大需求和应用,又是产业升级的最根本动力。
餐饮就是例证。一方面激发了智能点餐、个性生产、智能调度等诸多行业,另一方面,不断升级的需求倒逼智能化转型的加速。美团点评CEO王兴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8年年会上说,随着配送需求升级,美团探索机器人补充配送,在无人车和无人机领域申请了超过60项技术专利,并计划于2019年实现无人配送规模化运营。
在智能家居领域,创新应用正蓬勃展开。可以查天气、问菜谱、讲故事,甚至对话谈心……近日,百度发布集音箱、触屏、摄像头等为一体的“小度在家”。百度创始人李彦宏说,百度将基于人工智能操作系统为其增加家庭K歌、家庭健身等功能,让生活更便捷智慧。
工信部将推动智能产品在工业、医疗、交通等领域集成应用。加快突破关键技术,培育智能理解产品,推动智能硬件普及,深化智能技术在智能家居、健康管理、移动智能终端和车载产品等领域的应用,并列出一系列具体目标。
比如,到2020年,将形成平台相关标准支撑高度自动驾驶;老年陪护、儿童教育等家庭服务机器人批量生产及应用;拓展人脸识别在安防、金融等重点领域的应用;实现多场景下中文语音识别平均准确率达到96%。
新华社记者张辛欣
新华社北京3月30日电
新闻推荐
新华社记者蔡馨逸仲春时节,索洛湾村里,联排的农家小院门口停着小轿车,路旁的食用菌大棚在阳光下闪着光,村民在集体自建的景区里忙碌着。索洛湾村地处陕西省黄陵县城以西47公里处川道中。从一个“地薄...
黄陵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黄陵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