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抢抓机遇 转型升级 黄陵县高标准建设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中共黄陵县委 黄陵县人民政府

延安日报 2017-09-27 16:18 大字

黄帝陵国家文化公园旅游服务片区效果图

黄帝陵景区游客服务中心效果图

秦直道自行车精英赛

黄陵县总面积2292平方公里,辖5镇1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13万。县域内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十分丰富,既有国家5A级景区黄帝陵、4A级景区黄陵国家森林公园、3A级景区万安禅院石窟,还有秦直道、香坊大佛、小石崖革命旧址、龙栖湖等历史文化遗址和自然景观。近年来,黄陵县紧紧围绕打造“中华文明精神标识地”和“全国知名旅游目的地”的目标,按照“大文化、大品牌、大旅游、大产业”的发展定位,坚持“全域化布局、品牌化经营、智慧化服务、多元化融合”的思路,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统领,强力实施“文化旅游兴县”战略,实现了由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旅游资源大县向旅游经济强县的新跨越,先后被省政府命名为陕西省首批旅游强县、陕西省首批旅游示范县,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2016年,全县接待游客52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9亿元。截至今年8月底,接待游客516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7.3亿元,分别较去年同期增长86%和92%。

1 大视野谋划,高起点布局

坚持把文化旅游业作为全县战略性支柱产业来培育,跳出传统旅游谋划现代旅游、跳出小旅游谋划大旅游。一是科学编制旅游发展规划。坚持“文化、旅游、产业、生态、创意”五位一体新理念,突出“景区形象主导、产业链条衔接、产品策划包装、文化宣传推广、线路设计规划、内涵整体提升”六个规划重点,聘请国内一流的文化学者和专家团队进行全方位策划设计,编制完成了《黄帝陵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黄帝文化园区总体规划》《全域旅游总体策划方案》《西线旅游规划》《东线旅游规划》等旅游发展规划,使全县旅游产业发展的脉络更加清晰、思路日臻完善。二是合理构建旅游空间布局。依托文化悠久、山水优美、生态优越的组合优势,坚持全域统筹,形成了“一核两带四区域”文化旅游总体布局(“一核”即以黄帝陵景区为核心,“两带”即打造沮河沿线景观带和塬区果业观光体验带,“四区域”即黄帝陵国家文化公园、店头现代工业游览区、西线休闲养生游览区、龙栖湖水域风情游览区),推出了风格各异的寻根祭祀游、休闲健身游、工业观光游、农业体验游等特色线路,进一步丰富了黄陵旅游内涵,延长了游客停留时间,实现了黄陵旅游从“一日游”向“多日游”、“过境地”向“目的地”的优雅转身。三是精心打造全域旅游景观。将全县作为一个大景区来精心打造,用百公里沮河水景与绿廊花海,把县域内所有景区景点和水系湖池有机连接起来,使黄帝陵国家文化公园、轩辕酒文化园区、工业旅游区、万亩花卉、森林公园、万安禅院、红色旅游区、采摘观光区等八个景点相互串联,使潮塔小镇水景、双龙小镇水景、薰衣草庄园水景、黄帝陵游客服务中心综合水景、观光小火车水景、印池公园水景、文化园休闲度假水景、东湾水景、龙栖湖水景等九个湖池融会贯通,构建了“八景”相连、“九水”贯通的全域旅游景观。

2 大项目带动,精品化建设

坚持把历史、文化、山水有机融合,围绕建成永久性景区景点和标志性品牌旅游景区目标,以旅游大项目推动旅游产业,呈现出有史以来大发展、大促进、大繁荣的喜人局面。按照“政府主导、项目支撑、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运营模式,注重发挥政府和市场“两只手”的作用,主动与大企业、大客商联姻结亲,先后引入陕文投、延旅集团、陕西紫来发有限公司等企业集团参与旅游开发建设。投资10亿元建成4A级景区黄陵国家森林公园,打造了全国一流的休闲养生旅游示范地。投资70余亿元,启动实施了黄帝文化中心、黄帝陵景区游客服务中心、文化园旅游服务区、旅游观光轻轨、潮塔小镇、万亩花卉庄园、马山轩辕文化民俗小镇、小石崖革命旧址整修、轩辕农耕文化基地、国家一号步道等旅游大项目,打造了一批具有竞争力、影响力的特色精品景区,有力助推了全域旅游发展。同时,坚持乡土为根、农业为本、文化为魂,大力实施乡村旅游项目,以刘家川、韩塬、香坊、索罗湾等为代表的乡村旅游蓬勃发展,乡土气息浓厚的乡村旅游让人们看得到美景,记得住乡愁,为黄陵旅游注入了强劲的活力。

3 大活动引领,“旅游+”造势

依托旅游大活动,充分发挥“旅游+”功能,整体提升黄陵旅游核心竞争力。一是创新宣传营销模式。依托国内顶级旅游策划营销团队,编制完成了《黄陵旅游品牌推广及总体营销策划方案》,创新“互联网+旅游”营销手段,推动多层次、大范围旅游区域合作,进一步加强与携程网、骏途网及国内主流媒体、知名旅行社、周边景区的深度合作,推出了“黄帝赐福旅游大礼包”“龙乡人年卡”等“旅游大礼包”,为黄陵旅游打出了知名度、唱响了美誉度。二是塑造特色节会品牌。组织举办了一系列大型文化旅游活动和宣传推介活动,黄帝陵祭祀乐舞常态化演出、清明公祭、重阳民祭和跨年祈福、文创黄陵、桥山山地户外公开赛、海峡两岸青年共祭祖等大型活动,已经成为黄陵旅游的重要品牌,达到了“天天有演出、月月有活动、节节有高潮”,使黄陵旅游淡季不淡、旺季更旺。三是推动多业联动发展。依托“旅游+”的融合带动功能,推动旅游与工业、农业、水利等相关产业深度融合,大力开发参与性、体验性、观赏性强的旅游产品,形成了具有特色吸引力和配套服务功能的林业景观,具有审美游憩价值和休闲度假功能的水利景观,具有亮丽风景体系和配套标识体系的道路景观,具有采摘、休闲、娱乐功能的田园景观,具有观光游览、科普教育功能的工业基地景观,为全域旅游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4 大融合发展,景城园一体

坚持“景区、园区、老城、新区”大融合、大发展、大推进的思路,着力打造“景、城、园一体”的全域旅游体系。一是加快黄陵古城建设。立足“华夏福地、山水圣城”定位,启动实施了一批管网改造、公共配套、景观绿地、停车场等市政设施项目,实施了总投资24亿元的四个片区棚户区改造和沮河沿线棚户区改造、古城改造、景观改造工程,实施了总投资3亿元的气化城市、智慧城市工程,黄陵城市建设正向着全国知名旅游古城的目标迈进。同时,新区建设完成投资30亿元,建成保障性住房及商品房7000余套并全部销售,道路、水、电、气、暖设施配套基本到位,一个现代化山水新城初具规模。二是完善旅游配套设施。注重发挥交通在全域旅游中的“火车头”作用,投资11.1亿元实施了黄店川道快速干线工程,投资3.5亿元实施了动车站及连接线工程,启动了总投资20.3亿元的210、327国道过境段改线、轩辕大道连线等8个交通路网项目,投资50亿元的黄陵旅游专线项目已签订协议、完成设计,正在推进城际高铁站、汽车客运站、通用机场等项目建设。同时,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加快星级酒店建设和宾馆饭店改造,大力实施旅游厕所革命,开通了畅游黄陵旅游大巴,努力让游客进得来、行得畅、吃得好、住得舒、留得住、能休闲、可度假。三是狠抓城乡环境整治。结合“2+1”三城联创,突出抓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沮河流域综合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根治垃圾污染、煤尘污染、面源污染、河道污染,持续推进绿廊、果廊、景廊建设,全面营造“天蓝、山绿、水清、地净、气爽”的优美环境,充分展现黄陵的生态之美、城乡之美、和谐之美。

5 大力度支持,全方位保障

适应全域旅游发展新要求,坚持以创新的机制推动发展。一是建立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机制。把全域旅游发展摆在全县工作重中之重的位置,建立了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牵头抓总、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相关部门组织实施的工作责任体系,坚持例会制和重点项目协调会商制,统筹协调解决全域旅游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二是建立高效的人才培养引进机制。结合全县旅游发展实际,制定出台了《全县旅游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坚持在岗培训与对外引进相结合,为全域旅游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三是建立科学管用的考评机制。把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纳入绩效考核范畴,制定出台了《全域旅游发展考核评价及奖惩办法》,切实加强督导、考核、问责,有力地推动了工作开展。四是建立可持续的政策激励机制。制定了《关于加快发展全域旅游的实施意见》,出台了支持全域旅游发展的产业政策、财税政策、金融政策、创业政策、土地政策、环保政策,设立了全域旅游发展基金,引导更多的工商资本、社会资金和民间资本进入旅游产业领域。五是建立全新的旅游管理机制。成立了专门的旅游发展委员会、旅游公安管理大队、旅游巡回法庭、旅游市场监管大队、旅游数据中心、假日旅游指挥中心等工作机构,实现了区域旅游综合化管理。

新闻推荐

黄陵交警大队 整治交通环境

本报讯(通讯员赵虎)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县关于沮河流域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总体部署,进一步加强全县道路交通秩序管理,创造良好的道路交通环境,确保沮河流域环境综合整治达到预期效果,近日,黄陵县交警大队进...

黄陵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黄陵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