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澄合救护:“小”单位创出“大”效益

陕西工人报 2017-09-26 10:10 大字

2017年,面对经济大环境持续低迷的现状,作为负责矿井安全生产、抢险救援的救护大队,积极响应公司“转型发展、治亏创效”战略号召,盘活闲置资源,拓宽收入渠道,想办法、出实招,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奋起直追,用实干将“经费型”单位转变为“创效型”单位,用实际行动实现追赶超越。

走出去,坚定信心向前闯

“走出去承揽外包业务大有可为,也是治亏创效的突破口。”该队党政领导前后往陕北新元洁能电石厂跑了十几趟,最终承接了地面消防业务,输出劳务人员14人。这是该队实施“走出去”战略交出的首份成绩单。

刚来到新元电厂,这里的一切对于消防队的小伙子们来说都是陌生的,但大家心里都憋着一股劲,因为在这里,需要用实力来说话。消防中队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将所有消防器材按照要求配置完毕,同时对每个区域消防器材的配置图进行严格考核,逐步熟悉掌握电厂的消防安全知识。每周六开展日常巡检,对每一个安全重点区域严细检查,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在这里,随时随地都能看到大家互相提问和比拼体能的情景。

换思路,做优培训增效益

“以前当矿工时,对矿山救护的印象一直停留在身背呼吸器,手拿斧子锯,井下着了火,只会打密闭的场景中。通过培训才知道,原来抢险救援也可以这么现代化。”前来培训的地方救护队员兴奋地说道。

该队根据多年培训经验,以实战需求为导向,将课堂搬到了高温室内,搬到了模拟实战场地,使受训人员切身感受到现场抢险救援的真实性,极大地提高了实战技能。教官和学员在实战训练中,按照救护规程规定,在短短的15分钟内完成了气体检测、锯圆木等多项科目。真实的场景还原,极大地锻炼了学员的意志力和技战术水平。经过严格的训练及科学的培训,培训班风障成绩由原先的7分多钟降到4分钟以下,各项检测仪器的使用水平也得到了有效提高。

提质量,仪器修校见成效

近日,救护大队仪表站传来喜讯,在陕西郭家河煤业公司举行的通防仪器仪表修理校验招标会上,该站从三家同行业竞争中脱颖而出,成功获得了该公司2017年通防仪器仪表修理校验业务。今年以来,仪表站深挖内部创效潜力,积极拓展对外服务业务,通过成立分站、确立目标、优化绩效考核、实施资质审核、合作修校等措施,将治亏创效工作任务落实到每个岗位。

为了确保对外修校服务取得实效,该站克服当地条件艰苦的困难,在与宝鸡地区开展合作业务的同时,又在陕北横山与当地煤炭局合作建立了横山分站,并以此为点向外辐射。上半年为神南公司、韩城星火煤矿、延安车村二号煤矿等32家矿山企业修校仪表仪器1000余台,获得了良好的服务口碑。通过过硬的技术水平和良好的服务口碑,该站趁热打铁与黄陵县煤矿技术服务中心关于就资质、人员、项目开展等洽谈合作意向,为更好地完成全年治亏创效任务继续迈步前行。

搞创新,拓展业务谋发展

为了让拓展训练活动取得实效,年初,该队根据2016年拓展训练经验,从场地设施、活动内容及伙食等方面进行了多项改进,保留了军营特色的内务整理、队列训练、苏生急救、火灾逃生等特色项目,增加了团队配合的徒手夺宝、迷彩伞及真人CS团队对抗等活动,从而使每个进入“梦想军营”的学员都能得到全方位的长足发展。

据统计,上半年共接待来自澄城、合阳、白水三县学员500余名。目前,该队正在积极开拓蒲城、大荔等周边县市场,将“梦想军营”做大做强,以此为依托,开发救援印象、商业赛事等产业项目,努力尝试走出一条创收新路子。

辛勤劳作换得硕果累累。上半年,仅100余人的救护大队通过一系列有效举措,实现创收160余万元,走出了一条治亏创效的转型之路,“小”单位释放出了“大”效益。在下半年的工作中,救护人坚信只要上下齐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他们治亏创效的脚步在追赶超越的道路上永不停息!

(马江波)

新闻推荐

致富不忘乡亲热衷公益事业 延安市郭景山等4人入选7-8月份陕西好人榜

本报讯(记者张春鸽)9月6日,省文明办发布2017年7-8月“陕西好人榜”。经网民推荐、评议,陕西省共有33位好人上榜。延安市郭景山、高长润、王晓云、石红梅4人入选。郭景山是黄陵县店头宏兴煤业有限公司...

黄陵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黄陵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