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遥精神的捍卫者厚夫
李为
初见厚夫老师,是初秋的一个阳光灿烂的午后。
虽已立秋,骄阳仍似火。两点半左右,厚夫老师已准时在路遥文学馆等我们了。
“你好!你好!”刚一踏进文学馆,就见一个身材魁梧、高大俊朗的中年男子正频频和来访者握手,嗬!高大挺拔的身姿如一棵修直的白杨。同行的刘鑫大哥说,这就是厚夫老师,路遥文学馆馆长。他大半生都在追随路遥,是路遥精神忠实的捍卫者和传播者。
厚夫老师热情地让我们坐下,说他刚从一个会场上赶过来,他擦拭了下额头的汗,开始给我们讲解文学馆的情况。
路遥文学馆从开始筹建到竣工,其间,大小事宜,厚夫老师都亲力亲为。他说整个基建材料,没有一点污染,很环保。他严格把关材料和施工,一定要确保防潮,以防变形。诸如馆内的电路改造,消防设施都是双保险,一流的,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馆内有一幅路遥的巨型肖像画引起了我们的注意,一个受苦受难的沉思的路遥站在黄土高原眺望着远方,形神兼备,惟妙惟肖。厚夫老师说这是一个外地小伙子倾其真情画成的,画好后,小伙子把这幅珍贵的肖像画送给了延安大学。厚夫老师专程去西安把画像一路扛了回来。那时没有动车,他是坐火车,怀抱着一个大画框,一路吸引了无数好奇的目光。
“你们看这张写字台,这把椅子,都是路遥在甘泉县招待所写作时用过的,我就把它们都运了回来。”“这张写字桌和这盏台灯,是路遥当时在陕西作协办公用的,我千里迢迢去向他们要了回来……”厚夫老师呵呵笑着说。抚摸着路遥用过的桌椅,一股暖流涌上心头。我仿佛看见夜深人静,路遥披着一件大衣,燃着一根香烟,若有所思地奋笔疾书……或者放下圆珠笔,在烟雾缭绕的房间内蹙眉踱步,低头沉思。墙上贴满了《平凡的世界》的写作计划、写作进程和错综复杂的一百多位人物的出场顺序……仿佛还看见他肚子饿了时,抓着一个冷馒头就着一根大葱,边吃边写,寂静的房间内,只有一只饥饿的小老鼠陪伴着他……我的眼睛发涩,喉头发酸。
“喏,这件呢子大衣,路遥的好多经典照片都是穿着它照的。这其实不是路遥的衣服,是他一位朋友的,路遥试穿了一下,挺好看的。后来,我就辗转找到这件衣服,把它珍藏在此。”“这边,全是路遥的手稿真迹。”我们俯下身细看,路遥的钢笔字潇洒遒劲而又狂放不羁。
“这是当时出版社的一位编辑朋友送我的,让我很感动。”厚夫老师如数家珍,娴熟地向我们介绍着。这馆内的一物一什都凝聚着他的心血,倾注了他的深情,他把对路遥的崇敬之情,绵长的怀念全浇注在了这片天地。
路遥和厚夫老师的外公是忘年之交,路遥影响了厚夫老师的整个青少年时期,他一直是路遥的追随者和研究者。
2007年夏秋之际,厚夫老师受延安大学委托,筹建路遥文学馆。当时时间紧、任务重,厚夫老师怀着报恩之心,克服重重困难,只用了短短两个多月,就高效优质地完成了路遥文学馆的资料整理、馆舍设计、装修乃至布展等工作。
厚夫老师告诉我们,2007年9月18日是文学馆完成布展的日子。那天晚上,连日劳累的他,倒头就睡,并做了一晚上的梦。梦见路遥一直在和自己说话,路遥还像生前一样鼓励自己。第二天一大早,厚夫老师就让他的学生买了一束黄花和一束红花,黄花敬献到路遥墓前,红花则献给文学馆,厚夫给路遥毕恭毕敬地鞠了一个躬,大声地说:“路遥老师,我终于把文学馆建成了。用您最喜爱的托马斯·曼的话来说‘终于完成了,它可能不好,但是完成了。只要能完成,它也就是好的。’不管怎样,文学馆终于建成了,就请您包容与谅解吧!”厚夫老师这发自肺腑的话,让我感动得眼眶发热。
站在路遥文学馆内,感觉它就是瞭望路遥精神的一面窗口,也是集纪念、研究与文学交流为一体的路遥研究的主要平台。为了更好更远地传播路遥精神,厚夫老师又花费了十年时间,对路遥的大量资料收集、梳理、辨析、筛选,进行了实证性传记文学撰写,详实严谨地披露了作家路遥大量不为人知的往事,真实还原了路遥的写作时代,展现了他的人生情怀和文学情怀。路遥悲壮如山的人生故事,光焰不息的文学精神,都在厚夫老师的传记中得到了真实的还原与艺术的再现。严谨、真实,让厚夫老师的《路遥传》在同类传记文学中达到了少见的高度。(B)(10)
新闻推荐
●文艺演出现场本报讯(记者李星棋通讯员白延香)“今天下午太皇山广场有文艺演出了,咱们赶紧走快一点,去晚了就看不到了。...
甘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甘泉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