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好“火车头” 带民奔富路 记甘泉县王庄村驻村扶贫干部高海彬

延安日报 2019-12-02 15:27 大字

?●高海彬(左)到安元东的养蜂基地了解蜜蜂过冬情况

本报记者 刘小艳

近日气温骤降,但甘泉县美水街道办王庄村金庄村组的村民安世发家中却是暖意融融。王庄村的驻村扶贫干部高海彬正与安世发促膝长谈共谋明年的产业发展。

2019年1月,在甘泉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工作的高海彬来到王庄村成为一名驻村工作队队员。王庄村下辖金庄、王庄、开家沟、麦地台、袁庄、董庄6个村民小组,有农户410户1594人,村民居住分散,按照工作分工,高海彬主要负责金庄村组的扶贫工作。一年时间下来,金庄村组办起了“开心农场”,村民们有了稳定收入,大家打心眼儿里感激高海彬。

问诊把脉找准脱贫致富路

“在基层工作,就得融入村子,要和村民打成一片。”为了尽快了解村子情况,找到适合该村的致富产业,高海彬吃住都在村里。只要有时间,他就到村民家里去,与村民沟通交流,了解村民所需所盼。经过一个多月的调研走访,他了解到,金庄村组属于城郊村,大多数村民靠打工为生,一些年纪较大的村民没有经济来源,生活较为困难。

“村民要脱贫,就要有产业支撑。”高海彬思量着,金庄村组地理位置优越,适合发展“开心农场”,让城里人来此租地种菜,这既可以提高现有土地价值,又能让村民在家门口增收。

高海彬向街道办、村“两委”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得到了大家的支持。随后,他带领村民们说干就干。今年3月,金庄村组平整出10亩土地,建起了“开心农场”。农场刚开业所有的菜地就被认领一空,共收租金6.6万元。这些资金全部归村集体所有,用以支付村民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及后续产业培育。

“以前村集体几乎没有收入,现在有了资金,后续发展规划就有了保障。海彬干得不错,这娃娃还是有魄力、有眼界。”王庄村村党支部书记王平说起高海彬,对他的工作能力非常认可。

多方奔走真心真意解民忧

“海彬经常到我家里嘘寒问暖,实在太忙来不了也会给我打个电话,问我最近家里的情况,是个热心实诚的好后生。”今年57岁的安世发曾是村上的返贫户,患病多年,家里还有上学的孩子。今年3月,安世发在村上做保洁员工作的合同到期后,全家人的生活更是困难。

安世发想到了高海彬,“你认识的人多,能不能帮我想个办法,给我找个活儿干?”

了解到安世发的想法后,高海彬马上和街道办、村党支部、驻村工作队商量,结合安世发的实际情况,决定给他在“开心农场”提供一个公益性岗位。

有了较为稳定的收入,安世发琢磨着要把日子越过越好。今年7月,在高海彬的帮助下,安世发发展起了中蜂养殖产业。

“真是太感谢海彬了。”安世发感激地说,现在他有了产业、有了收入,过好日子的劲头也越来越足了。

和安世发一样,对高海彬充满感激的还有村民安元东。

安元东早年由于交通事故受伤,一条腿安装了假肢,平时就靠干零活维持生计,家中还有两个上小学的孩子,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去年,在政府的帮助下,他养了20箱中蜂,但由于缺乏技术,成活率不高,全家人的生活依旧困难。

了解到安元东的家庭状况后,高海彬把安元东的妻子安排在“开心农场”当清洁工,同时还帮助安元东学习并掌握了不少养蜂专业技术。

“有了海彬的帮助,再加上我们全家人的努力,来年不怕过不上好光景。”安元东说,他又买进了20箱中蜂,准备扩大养殖规模。

如今,不少村民们的日子都越过越好,但高海彬却更忙了。“扶贫干部是‘火车头’,一定要带好头,大伙儿的钱包才会越来越鼓。”高海彬说,眼下他还得抓紧时间挨家挨户走访,规划好村子来年的发展。

新闻推荐

陕西粮农集团30万吨生物燃料乙醇项目落户延安

本报讯(记者方大燕)11月30日上午,陕西粮农集团分别与甘泉县人民政府、延安粮食集团签订了30万吨生物燃料乙醇项目和50万吨玉...

甘泉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