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秧歌:多姿多彩 扭出“红火”
对于生活在陕北这片黄土地上的人们来说,秧歌已不单单是一种表演形式,更是一种精神的寄托、激情的绽放、流淌在血液里的文化因子。有人说:“陕北人闹秧歌,就是图个红火。每年正月初二初三开始,几乎要闹腾一个正月,一直到二月初二才压了锣鼓五音。”
锣鼓响起来,秧歌扭起来,幸福日子乐开怀。
历史悠久的陕北秧歌
陕北秧歌历史悠久,相传北宋时已有,原为阳歌,“言时较阳,春歌以乐。”《延安府志》记有“春闹社,俗名秧歌”。
由此可知,秧歌源于社日祭祀土地爷的活动。陕北秧歌形式多样,是一种民间广场集体歌舞艺术,表演起来多姿多彩,红火热闹。
1940年初,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开展了新秧歌运动,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农村学习秧歌、腰鼓,掌握了基本的动律特征和典型的舞姿动态后,升华为规范的、新农民形象的舞蹈动作,形成新型的秧歌和腰鼓,领头的伞头改为工农形象持木制镰刀斧头,创造了具有新内容的秧歌剧,如《兄妹开荒》《夫妻识字》《十二把镰刀》等。其中,“翻身秧歌”“胜利腰鼓”等新秧歌在全国得到普及。新秧歌有大场秧歌《边区好地方》、扇秧歌《南泥湾》等,深受群众欢迎。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起着鼓舞斗志、庆祝胜利的作用。1950年,民间舞蹈方兴未艾,各地秧歌异彩纷呈,人们就在秧歌前冠以地名以示区别。
陕北秧歌表现了陕北群众质朴、憨厚、乐观的性格,具有突出的历史文化价值。2006年,陕北秧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广场秧歌成延安一道景观
延安秧歌分为大秧歌和小秧歌两种。大秧歌从表演形式上分为两派,延安(含甘泉县)以北各县为一派,以“陕北大秧歌”为代表;延安以南各县为一派,以“老秧歌”为代表。
时下,在延安,秧歌表演已成为最具特色的一道景观。每天傍晚,时间一到,延河大桥广场上的锣鼓声就会响起。只见秧歌队指挥吹起哨子,随着指挥哨声的变化,锣鼓时急时缓,秧歌队在伞头的带领下不断变换队形,队员们时散时聚,扭到高潮时还和着锣鼓的节拍发出“嗨、嗨”的喊声。
飞舞的绸扇、艳丽的服装、旋转的花伞、热腾腾的秧歌……让驻足观看的市民和游客陶醉。
不仅在延河大桥广场,在火车站广场、延安革命纪念馆广场,抑或是某个居民小区、某处村庄院落,每天傍晚,秧歌爱好者们便会自发聚集在一起,踏着鼓点尽情舞动。
而随着广场秧歌的兴起,除了自娱自乐,秧歌表演现在也已成了宣传延安的新窗口。为了更好地展示圣地新形象,每个广场秧歌队都排练出“大摆队”“十二把镰刀”“五朵金花”“蝴蝶”等不同队形,使广场秧歌愈发热闹红火有看头。
不断地创新发展
与其他传统艺术一样,陕北秧歌也面临着保护与传承的问题,只有不断创新,才能长盛不衰。
为此,从1982年开始的“延安过大年”秧歌汇演,一直持续到现在,越办越红火。
一过新年,每天延安的大街小巷都有秧歌表演,“老秧歌”“莲花灯”“跑旱船”等秧歌表演热闹精彩,让人流连忘返。每年正月十五这天,延安举行大型秧歌汇演,一对对秧歌飞红荡绿,一辆辆彩车流光溢彩,在集陕北秧歌、民间灶火、鼓类艺术、说唱艺术、民间乐器表演于一体的大汇演中,表演队纵情歌舞,围观群众如痴如醉。
随着“延安过大年”知名度的提升,这场文化大餐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观赏。“我看了陕北秧歌,感受到了热闹的年味,觉得这里真的很有年味、很好很棒!”过足了瘾的游客赞不绝口。
经过多年培育,“延安过大年”已成为延安的一个文化品牌,也是延安人每年翘首以盼的一场文化盛宴,知名度不断提高。2011年,该活动被国家文化部列为全国重大群众性社会文化活动之一,并获“群星奖”殊荣。
新闻推荐
2012年3月初,甘泉县高哨中心社区圪崂村村民曹某某一家准备在原村小学占用的土地上修建房屋。该土地位于刘某某房屋对面,刘...
甘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甘泉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