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来生 还愿为国再牺牲” 两次赴边疆维稳 延安窑洞走出的26岁武警李保保身患胃癌因公殉职
李保保在戈壁巡逻途中
李保保在边疆地区巡逻本组图片由 李峰 摄
“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现在我在医院,也要继续书写一名军人的历史。军人这个身份注定要脚踏实地,努力奋斗,坚决完成任务,那么,在医院就要沉着耐心,不屈不挠,最终战胜病魔。
人每天都在接受命运的安排?不!人每天在安排自己的命运!如果有来生,还愿为国再牺牲!”
——摘自李保保2018年3月27日日记
8月初,坐在从北京回上海的高铁上,武警上海市总队机动二支队一大队教导员李峰百感交集。两年前,他进京为自己受领“中国武警忠诚卫士”奖章;两年后,他为已逝的战友代领这枚奖章。
这位战友叫李保保,是武警上海市总队机动二支队特战一中队原班长,一位从陕西省延安市甘泉县窑洞中走出的农家孩子。2015年以来,他两次赴边疆担负驻训任务,因积劳成疾,身患胃癌病倒在执勤路上。今年4月24日,与病魔抗争多日的李保保不幸去世,年仅26岁。
近日,华商报记者到李保保曾经战斗生活过的武警上海市总队机动二支队,探访英雄事迹。
1 从延安到上海
从新兵到特战尖兵
1992年11月,李保保出生于甘泉县一个农民家庭。爷爷是参加过陕甘宁边区自卫武装的老革命,给他取名李保保,寄予保国保家的期望。受爷爷影响,李保保从小崇拜军人、向往军营。2010年12月,刚满18岁的李保保报名参军,到武警上海总队服役。
李峰是李保保生前所在中队指导员,和李保保在一起生活、训练、并肩战斗了整整5年。8月28日,李峰告诉华商报记者,第一次见到李保保,他自我介绍:我叫李保保,保国保家的保。他仅凭新兵连看到的一篇《当兵就要当特战尖兵》的励志文章,拼了命地考入特战中队,每名新队员都要接受6个月的强化训练。
“李保保最初也打过退堂鼓,“特战300米障碍”被战士们称为魔鬼赛道,每次训练他都垫底,有一次训练间隙我看到他跑完一趟计时跑,入列后又惭愧地低下了头,显得非常失落。我看出了李保保的心思,随即上前激将一番,“既然选择了特战这条路就别退缩,如果谁想退出可以,但那等同于逃兵,是孬种,没有人会看得起你。”操课带回后,李保保找到我,红着眼圈说,指导员你放心,就是死,我也要死在这里。从那以后,李保保每天早上一个五公里,晚上一个五公里,每周两次10公里越野,各种体能和技能训练更是层层加码,最终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所有预备训练课目的考核,300米障碍更是创造了2分21秒的预备队记录,正式成为一名特战队员。在李保保的日记里,有这样一句话:“近来训练收获非常大,从不行到行是一个经历的过程,我也许不是最优秀的,但我一定要当最努力的那一个。”
李峰说:“第一期士官服役期满,李保保就在同批战友中冒尖,熟练掌握了侦察、射击、突击等10多项作战技能,成了中队小有名气的“全能战士”。”
在李保保为数不多的遗物中,有几本被翻烂的反恐特战专业书籍,上面满是密密麻麻的红色标记,中队官兵都说,李保保没啥爱好,唯一上心的就是琢磨打仗这点事。
2 从繁华都市到大漠边陲
两次奔赴反恐战场
2015年4月,中队受领第一批赴边疆驻训任务,李保保第一个递交请战书。大姐李玲玲听闻后极力劝阻:“家里就你这么一个独苗,去那么危险的地方,全家人都不放心。”他却说:“我是一名军人,国家需要我去哪里,我就去哪里。”
李峰说:“2015年秋,一伙犯罪分子制造了一起袭击事件后逃窜。接警后,我与李保保等9名特战队员乘车火速赶往案发现场,并将犯罪分子围困在海拔2300米的山顶上。我把兵分两组,一组由李保保带队负责正面牵制,另一组由我带领迂回包抄,从后方堵截犯罪分子退路。当快接近敌人时,由于山脊狭窄、垂直陡峭,一边是林立的峭壁,一边就是两三百米深的悬崖。李保保通过望远镜侦查后建议我,采取左右夹击的队形,快速向前推进。当距离犯罪分子藏匿处还有10米的时候,一名犯罪分子突然拿着砍刀从左侧向队员们袭来,我迅速抬枪果断击发,一枪毙敌。听到枪声后,其他犯罪分子开始疯狂地向我小组队员投掷长矛、石头。面对犯罪分子的负隅顽抗,李保保果断采取火力压制,边抵近边射击掩护我们,我们乘机快速强攻,一举歼灭犯罪分子。事后我问过李保保,面对凶残的犯罪分子,你害怕过没有?他说,既然我们手握钢枪,就应该扛起守护群众生命安全的责任。哪怕再危险,也要往前冲。”
特战大队特战一中队排长魏逸博是李保保的战友,他说,保保心地善良,一次执勤看到两个当地小男孩赤脚走路,归队后,他号召大家帮助当地村民,让内地亲人寄一些旧衣物和鞋子,清洗分类后,拿到村委会,送给贫困家庭。
2016年11月,回到上海没多久的李保保再次请战重返战场:“我是老兵,熟悉当地情况,不让我去让谁去?”他又一次踏进大漠深处。
3 从反恐战士到抗癌斗士
经过战场才能经受如此剧痛
没想到,90天后,李保保就病倒在了西部边陲的巡逻路上,被紧急送回上海治疗。
战友徐益州说:“那段时间,我们经常要连续执勤12个小时以上,李保保顾不上吃饭,就在路上随便吃点干粮,又继续巡逻。”期间,李保保多次出现胃部胀痛、胆汁反流等症状,但他闷着不说,一直咬牙坚持。
2017年2月,因为胃部疼痛难忍,李保保被送到了附近的卫生所,病情稍有缓解后,他就吵着要出院,李峰拗不过他,只好让他归队静养。
“胃癌晚期!”排长魏逸博拿到李保保的病理切片报告时惊呆了,离他们结束任务回沪还有不到半个月的时间,他善意地欺骗李保保要提前回上海打前站,连夜带他飞回上海复诊。
临走前,李保保还叮嘱战友:“床铺别撤,过几天我还要回来继续执行任务!”
住院期间,李保保央求陪护战友邵引路将中队周表张贴在床头,每周定时更换,治疗间隙,他就照着周表训练。疼痛稍有缓解,就换上运动鞋在医院的花园里跑三公里,直到被总队医院肿瘤科主任陈坚遇见后喝止。他却回答:“我是特战队员,要是不练,回中队就要拖大家后腿了。”
随着化疗的深入,李保保能够完成的基本训练越来越难。躺在病床上,他开始学习《国内外反恐战例研究》、《反恐怖战斗主要战法》等书籍资料,不时摘抄笔记,撰写心得。他对邵引路说:“帮我保存好,以后回去执行任务一定还用得上。”
后期,李保保转院到了东方医院肿瘤科治疗。8月28日,护士长吴寅告诉华商报记者,今年3月10日第一次见李保保让她感到震惊。因为胃癌晚期患者进病房一般都是坐轮椅的,但李保保是自己走进病房的。后来才知道这位头发稀疏,经历了9次化疗的年轻病人是军人。每次去做检查,李保保坚持要自己走过去。医护人员多次劝他,他才同意坐轮椅去检查,但依然坚持自己还轮椅到护士站,再走回病房。
“胃癌晚期,那种钻心的疼痛是常人难以忍受的,但是李保保哼都不哼一声,每次问他疼不疼,他只是说不舒服。注射止痛针时还会说不好意思。”
4月20日,退伍老兵桂建荣特地赶到医院。昏迷多日的李保保眼睛紧闭,呼吸微弱。病床前,桂建荣轻喊一声“李保保班长”,岂料,李保保像触电一般,突然张口连续高喊“到!到!到!”。
4月30日,李保保去世后的第6天,战友们护送李保保的骨灰回陕西甘泉,安葬在劳山烈士陵园中。
4 陪护战友:再苦再累,都不能给班长丢人
8月28日下午,华商报记者来到李保保生前所在的武警上海市总队机动二支队特战一中队一班,李保保床铺一切如旧,每天都有人打理。被子叠成豆腐块,军帽和生前用过的皮带、鞋子整齐摆放。宿舍10个人的名单上,李保保的名字依然还在。每次点名,呼点的第一个名字永远是李保保,答“到”的是其他9个人。
陪护战友邵引路是一名在校大学生,陪伴李保保走完人生最后8个月后,服役两年即将退役。在第二季度魔鬼周中,在地表温度40℃的高温下负重奔袭20公里,邵引路瘸着腿跑到终点,脱下鞋后,磨掉的一大片脚皮跟袜子连在一起,他没喊一声痛。他心里牢记的是“再苦再累,都不能给保保班长丢人!”
日前,武警部队决定,追授李保保同志“中国武警忠诚卫士”奖章。8月1日上午,李保保生前教导员李峰手捧着武警部队追授李保保的“中国武警忠诚卫士”奖章回到营区时,特战大队200名官兵整齐列队,迎接忠诚卫士归来。
“李保保!”“到!”操场上,大队长点的第一个名字依然是李保保。特战大队集体答到,声音响彻云霄。华商报记者 雷婧 摄影 李峰 谭鹏
新闻推荐
瞄准养殖产业 巧做股份文章 驻村干部侯忠权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小记
●侯忠权给奶山羊场运送饲料本报记者刘阳摄本报记者班姣刚刚立秋的陕北高原,依然燥热。晌午时分,甘泉县桥镇乡王家...
甘泉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甘泉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