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之星 李占飞:养鸡摘掉了贫困帽 通讯员 范筱霞 本报记者 李星祺

延安日报 2018-07-13 16:26 大字

李占飞正在鸡棚里喂鸡

在甘泉县坡底村高速公路连接线的下方,55岁的村民李占飞站在养鸡棚里,向鸡食槽撒着饲料。随即,悠闲等食的鸡群突然热闹起来,抢啄着撒下来的饲料。

“养鸡已经好几年了,一年能挣2万元左右,现在身体也恢复得差不多了,我终于摘掉了贫困的帽子!”李占飞乐呵呵地对记者说。李占飞是地地道道的农民,有三个儿子,只靠种地收入微薄,很难帮助几个孩子成家。

2005年的春季,李占飞在自家地里盖起了鸡舍,搞起了养鸡。“那个时候政策已经很好了,政府提供砖,队部还没分开的时候,大队、小队都给补了钱,我又通过远方亲戚介绍,赊账买了3500只蛋鸡,但那个时候不懂技术,鸡苗还没到生蛋的时候,就死了一大片。”李占飞回忆说,就在自己准备放弃时,县畜牧局的技术员上门来指导,给他教了很多养鸡技术。有了技术后,李占飞贷了1万元,又买了3500只鸡苗开始饲养,时间长了他发现,拿纯粮食养鸡,鸡蛋的味道比较好。此后,他白天在庄稼地里忙着种玉米,晚上待在鸡棚观察鸡的生长状况,鸡苗健健康康地成长了,也开始下蛋了,李占飞又遇到了新难题。那时候的信息还比较闭塞,销售鸡蛋必须要出去亲自张罗,但如果他走开的话,老婆一个人根本没办法照料家里。正在犯难时,他想到2006年坡底村建成了高速公路的连接线,一天走高速的车很多,他可以在高速公路连接线的路边卖。刚开始时,人们看得多买得少,李占飞提前在家里煮好了鸡蛋,放在保温壶里,张罗着大家现场试吃,觉得鸡蛋的口感好,然后再买。很多人尝了之后,不仅现场买了很多,还招呼着亲戚朋友过来一起买,后来,他就不用在路边摆了,蛋贩直接到他的鸡棚里来收蛋。

日子日渐好起来,他先后给三个儿子成了家。但近年来,老婆患上了高血压和贫血,他自己的颈椎、腰椎也出现了问题,夫妻俩住了几次院后,花费了不少钱,成了村里的贫困户。

“去年,镇里、村里都在对贫困户进行摸底调查,想方设法帮助大家脱贫致富。我觉得我也不能等、靠、要,自己得想脱贫的点子,通过双手去脱贫致富。”李占飞说,他和老伴考虑到自身情况,觉得可以扩大养鸡规模来增加收入。镇、村的帮扶干部到家里来摸查时,李占飞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因为有丰富的养鸡经验,李占飞想扩大养殖规模的想法,得到了镇、村和包扶单位的支持。在大家的帮助下,李占飞又增加了1000只蛋鸡,政府补助了1万元。

规模扩大后,两口子的养鸡热情更高了,“人生活在干净整洁的环境里,不但心情舒爽、身心健康,而且减少了生病的几率,养鸡也是这个道理。”李占飞说,他每天都要认真打扫鸡舍卫生,让鸡群生活在干净的环境里,隔三岔五还要给鸡舍消毒,严防各类疾病的滋生。

除了日常喂食饲料,李占飞每隔几天还要采来青草和青菜给鸡群喂食,他说:“鸡和人一样,天天吃一样的东西吃多了就不想吃了,要经常给它换口味。”

在夫妻二人的精心照料下,鸡棚里的蛋鸡长得健康壮实。去年,政府又有好政策——建一个50米长的弓棚,政府补助8000元。李占飞建起了6个弓棚,他说:“有了好政策,再加上自己的勤劳和经验,一定能把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

新闻推荐

关爱流浪老人 你我同心共行

6月19日,甘泉县敬老院在县中心街通过悬挂横幅、发放宣传手册等方式呼吁全社会关注流浪老人。“市民如果发现流浪老人,可拨...

甘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甘泉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