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延安撤地设市20周年 献“熊猫血”“和谐小厨” 陕北好声音 回眸2017 不忘初心 传递城市满满正能量

华商报 2017-12-28 02:05 大字

1月30日,延安“熊猫血”志愿者34岁的女教师周慧在北京献血

4月3日,延河大桥上,保洁员张庆梅帮残疾人撑开食品袋,方便残疾人吃饭网友摄

4月22日,身穿旗袍的女子在苹果园中

民星才艺比赛特等奖获得者葛宝宝和评委合影留念华商报记者 赵雄韬 摄

5月12日中午,甘泉县财政局家属院的“和谐小厨”开饭了华商报记者 张建全 摄

9月28日,参加露营活动赢得大奖的游客喜笑颜开

10月18日,来甘泉大峡谷旅游的游客络绎不绝华商报记者 贺秋平 摄

延安撤地设市20周年、新区成立5周年,推动各项文化体育活动在延安落地,这一年,我们助力地方经济文化建设。救助陌生人献“熊猫血”,环卫工助残感动游客,这一年,我们传播了延安区域内的正能量……回顾是为了更好地出发,祝愿每一个人都能迈着坚定的步伐,迎接属于自己的2018年。

延安撤地设市20周年,新区成立5周年

幸福延安画卷已展开

1997年,延安正式撤地设市,“十二五”期间,延安的经济总量、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先后突破千亿元大关。20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延安取得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社会商品极大丰富,基础设施明显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教育、文化、卫生各项社会事业取得全面发展。

4月的延安正是一年春光明媚的好时节,黄土地上的山峦间开始铺上一层绿色,依稀可以看见山花在山野间次第开放,站在新区的中轴线上,一路向北望去,道路宽阔、绿树成排,路边一栋栋高楼正拔地而起,一座初具规模的新城迎面而来。五年前,这个地方还是一片山峦相叠、沟壑相连的荒草地,而五年后,这里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正逐渐成为一座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新城。

点评:山水相依,美丽宜居。如今,不论是行走在延河两岸、置身于新区之中;还是登上巍巍的宝塔山、看着夜晚流光溢彩的霓虹灯,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们都能感受到她的生机勃勃。气势磅礴的延安画卷已经展开,更多振奋人心的延安故事必将汇聚出延安人幸福的未来。

延安三位好心人大年初二赴京献“熊猫血”

献爱心点亮他人生命

1月29日,农历大年初二,延安3位市民网上得知一病人家属求捐献“熊猫血”信息后连夜赴北京献血。“非常感谢周慧、董静安、南景瑞三名好心人,能在大年初二放弃家人团圆,不远千里赶到北京献血救人,这种感激之情是用言语难以表达出来的,真的非常感谢他们。”在电话中,远在北京的患者家属胡先生说起此事,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据胡先生讲,他们一家是榆林人,1月17日岳母王某被查出患有白血病,家人赶忙将老人送到北京治疗,由于一直接受化疗,血小板变得很低,需要大量输血补充,但由于其血型本身是比较稀缺的“熊猫血”,一时间供应不上。

“在网上看到需要“熊猫血”的信息后,对于我们来说,不管是不是过年,只要我们身体允许,如果谁有需要都会互相帮助。”当天赶赴北京献血34岁的延安市民周慧,对于1月29日自己和董静安、南景瑞赶赴北京献血救人一事时表示,只要能帮助病人就好。

点评:在我国,只有千分之三至四的人身上流淌着RH阴性血型,其中AB型阴性血,只占到了万分之三的比例。国内大约有500万的稀有血型人群,但同时,稀有代表着危险。他们处处小心翼翼,深知体内血液的稀有珍贵,却从不吝啬,随时待命无偿献血;他们人数不多,却心手相连、彼此帮助、相互守望、身心相托。

环卫工帮手脚残疾人撑食品袋感动游客

每个人都是城市文明使者

4月3日中午12时左右,微博用户“啊哈赵先生”发了一条图文消息,内容为“第一次来延安旅游,真被环卫阿姨给残疾流浪者的爱心举动给暖到,延安真是一个有爱的地方。”配发的两张照片显示,保洁员正在帮一位肢体残疾的小伙子撑开盛饭的塑料袋,方便残疾人吃饭。

据了解,这位保洁员叫张庆梅,58岁,是宝塔区川口乡人,从事环卫工作已15个年头,一直在东关附近打扫卫生。张庆梅说,做环卫工一个月工资1300多元,没有更多的能力帮助他人,但举手之劳的事情,只要别人开口,她都乐意帮忙。

点评:每一个人都是城市文明的使者,保洁员张庆梅用自己的行动,为延安创建文明城市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果乡之韵”环境人像摄影采风

苹果园引来摄影大咖

在粉色的苹果花海里偶遇穿着旗袍、打着油纸伞的妙龄女子,这将会是一幅怎样的美丽画面?4月22日,这样人景融合的一幕就出现在了洛川县老庙镇桃花畛村的一片果园里。美女模特们尽情徜徉在苹果花海,人面苹果花相映红,引得30多位摄影大咖们争相定格这美丽的瞬间。

当天的活动,是由《华商报》社延安记者站、唐都摄影机构、洛川县委宣传部、洛川县文联以及洛川县摄影家协会举办的“果乡之韵”环境人像摄影采风活动。来自唐都摄影机构、西安瑞丽摄影化妆职业技能培训学校以及洛川县摄影家协会的30余名摄影爱好者一大早赶来,一睹苹果花的风采和魅力。

点评:恰似人面桃花相映红,苹果花也有独特的风姿,穿着旗袍的妙龄女子让苹果园鲜活了起来,这一次探索,为富产苹果的延安带来了新的旅游增长点。

“金延安”杯民星才艺比赛

民星唱响陕北好声音

历时3个月,吸引近千名民间高手参与,经初赛、复赛、决赛三个环节,5月1日,备受关注的第二届《大陕北》“金延安”杯民星才艺比赛圆满落幕,来自靖边县25岁的葛宝宝荣获特等奖。比赛最具人气选手网络投票在金延安购物中心和华商头条、华商网延安特快、华商报延安记者站微信公众号平台同时进行,吸引近20万人参与投票,张红利、景茂林、冯建东三人获得“网络人气奖”。比赛由延安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延安市文明办主办,《华商报》社延安记者站、镐天音乐工作室承办,圣地河谷金延安、延安亿邦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协办。

点评:陕北民歌造就了陕北人民的好嗓子,陕北好声音需要陕北人民唱响。华商报搭台,千余民间高手参与,让陕北民歌走出了山山峁峁,走进了市民生活。

甘泉一家属院12户人同吃“和谐小厨”

社区和谐社会和谐

下班回到家里,就有热气腾腾的现成饭菜,这是很多人向往的生活,这样的生活在甘泉县财政局家属院成为现实。住户自发买菜买肉,几个退休阿姨成了义务厨师,这种形式被大家称为“和谐小厨”。55岁的朱志英是“和谐小厨”总管,她负责“和谐小厨”的日常管理工作。“和谐小厨”运转起来后,买菜买肉也是居民自己买,操作台和橱柜也都是把居民家里闲置的东西利用起来。财政局的家属院目前一共住了12户人家,吃饭的人最多时有三四十人。朱志英说:“每天做饭的成本大概150元,住户买来了什么就做什么饭。”

点评:社区是当代社会的基本单元,社区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和谐小厨”通过集体吃饭这么一个举行,调动了居民的积极性,也让居民看到了和谐的重要性,培养了居民的归属感,有利于缓解人们的社会压力,消除孤独感,并带来社会安全感,提高了居民的生活满意度。

富县首届苹果采摘月暨中国秦直道陕西省首届露营大会

“体育+旅游+文化”相融合

千里秦直道,最美在富县。9月份,位于子午岭山脊的秦直古道也进入一年中最美的时节。近年来,风光壮丽的秦直道不仅吸引了众多游客的观光,也逐渐成为户外运动爱好者的福地。9月28日,富县首届苹果采摘月暨中国秦直道陕西省首届露营大会在富县启动。

当天,千余名户外爱好者登上这条被誉为“世界上最古老的高速公路”后,不禁被拥有千年历史的秦直道风光所震撼。中国秦直道陕西省首届露营大会由陕西省体育局、延安市人民政府、陕西省旅游发展委员会主办,陕西省社会体育管理中心、延安市体育局、延安市旅游局、富县人民政府、陕西省登山协会承办。举办此次活动,旨在以体育赛事活动为抓手,打造特色“体育+旅游+文化”相融合的产业新模式,进一步提升富县特色旅游品牌形象,促进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点评:千里秦直道默默无闻,在如何利用好这一旅游资源的问题上,华商报积极与地方政府协商,牵线搭桥,邀请省体育局将全民健身运动落地。在当天的露营活动中,星星点点的帐篷让秦直道显得五彩斑斓,户外爱好者躺在帐篷里看星星的体验,穿越古今,让人流连忘返。

华商报记者率先报道引发广泛关注

甘泉大峡谷成网红

今年3月20日,华商报记者因一次偶然机会来到甘泉雨岔村大峡谷,在摄影师的镜头下,村民眼中的“排水沟”,变成了美轮美奂的奇异景观,独特的线条、千姿百态的奇石成了摄影师的“作品”。3月22日,华商头条推出“甘泉奇峡——中国版羚羊峡谷”报道后,各大门户网站、自媒体竞相转发,引发广泛关注。据统计,截至目前,来甘泉大峡谷旅游的人数超过13万人次。

目前,甘泉下寺湾镇境内已发现五条大峡谷,每条大峡谷的入口处,都有附近村民摆摊租赁雨鞋、售卖各类小吃等,也有村民当起了保洁员与引导员。甘泉县下寺湾镇党委书记白延生介绍,在大峡谷还无人知晓以前,由于该处地里位置比较偏远、自然条件差,被列入了整体移民搬迁计划,镇上计划通过通过兴建产业园,让群众搬出来后有稳定的收入。今年3月份以来,甘泉大峡谷旅游的持续升温,随着发现的体量不断增加,旅游热度持续高涨。变成网红的大峡谷给偏远穷困的山沟带来了发展机遇和活力。

点评:从当地村民司空见惯的自然景观,到吸引全世界各地游客参观的“网红”,甘泉大峡谷走红的背后,是媒体助力的结果。在发展全域旅游的大背景下,华商报仍然会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华商报记者 张建全 整理 摄影 赵雄韬 贺秋平

新闻推荐

市人民医院成功完成一例高难度复杂骨盆骨折手术

本报讯(通讯员杨晓璟)近日,延安市人民医院骨科三病区成功完成一例经腹直肌旁切口行耻骨联合分离、右骶髂关节脱位、髋臼前柱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这是一项骨科手术领域极其高、危、难的技术,在骨科...

甘泉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甘泉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