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民政局长当“红娘” 贫困家庭结连理

延安日报 2017-08-25 18:05 大字

高健民(右)将结婚证递给王小华夫妇

通讯员 张波

“没有高局长的帮助,我做梦也想不到,自己这样的条件还能找到媳妇,高局长可真是我们家的大恩人啊!”8月23日,在甘泉县民政局的婚姻登记大厅,该县劳山乡劳山村的贫困户王小华从县民政局局长高健民手中接过结婚证后激动地说。

46岁的王小华是村里有名的孝子,1996年与妻子离异后,他为了更好地照顾瘫痪在床的老母亲,就一直没有外出务工,生活特别贫困。多年来,再娶的事情一拖再拖,慢慢地,也就没人再给他说亲了。

今年45岁的白贵珍是前村后庄有名的好媳妇,但前夫不幸患肺癌去世,留下了患有慢性肺气肿的婆婆和两个年幼的孩子,赡养老人和抚养孩子的重担就落在了她一个人的肩上。

在今年的贫困户识别工作中,王小华和白贵珍被村上新评定为最贫困的两户人家。为了帮助他们顺利脱贫,甘泉县民政局局长高健民将他们两户确定为自己的包扶户。在多次上门走访、征求意见的基础上,高健民针对两家人的产业意愿和劳山乡的扶贫产业架构,制定了产业帮扶计划,累计投入1.1万元,为他们两家各修建了两座猪圈,并帮他们购买了母猪各两头,饲料各12袋。现在母猪长势良好,预计10月份以后就可受孕怀崽。

在帮王小华和白贵珍家建立起长期的脱贫产业后,白贵珍家两个孩子的抚养教育和王小华的婚姻问题成了高健民心里的头等大事。思来想去,一个念头渐渐出现在他的脑海里:“要是王小华和白贵珍能组成家庭的话,白贵珍的两个儿子有了爸爸,就有了一个完整的家庭。王小华有了老婆以后也就不用天天守在老娘身边照料,趁着年轻还能出去打工挣些钱,两家人住得不远,结婚后也方便照顾两边的老人。”

高健民立马将自己的想法付诸实践。在为白贵珍家免费发放猪饲料时,他有意安排王小华骑着自家的三轮车帮白贵珍将猪饲料拉到家里。在之后几次大的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中,他建议县民政局专门雇用王小华和白贵珍一起为烈士陵园打扫卫生、除草浇花。通过多次接触,王小华和白贵珍从过去的互相不搭话变得越来越熟悉,也渐渐对彼此产生了好感。在高健民再三的提示下,平时王小华经常主动到白贵珍家帮忙干活,白贵珍家的孩子也特别喜欢王小华。

看着二人的关系越走越近,今年7月,高健民多次上门找王小华和白贵珍谈话,征询他们二人对重新组建家庭的想法。他还从老人供养、孩子成长以及两人的长远生计等几个方面给他们作了分析,彻底解开了两人的心结和顾虑,两人均表示愿意在一起生活。

由于两家的家庭情况过于特殊,在征得两人同意后,高健民又趁热打铁,多次找双方老人及相关亲人做了大量细致的思想工作,促成了各方面意见的统一。

白贵珍的小叔子目前还没有结婚,一直在外地务工,平时家中的老人一直由白贵珍照顾,家里人都担心白贵珍嫁过去后,老人没人照料。为打消白贵珍和家人的顾虑,高健民积极与甘泉县保障性住房中心联系,在符合政策规定的前提下,为白贵珍婆婆争取到一套廉租房,离白贵珍的小姑子家非常近。此外,高健民很快做通了白贵珍小姑子的工作,小姑子答应以后由她来照看自己的母亲。

一切准备就绪,白贵珍和王小华终于喜结连理。得知两人结婚的消息后,村里人都说:“民政局局长扶贫是真扶贫,不仅把两个贫困户扶成一家了,还从根子上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王小华和白贵珍这下真是遇上了大好人。”

新闻推荐

倾心帮扶送光明 真情无限暖民心

本报讯(通讯员杨晨石成林记者李星棋)近日,甘泉县石门镇王坪村烽火岔村民小组的村民代表将写有“光明使者,心系光明,心系扶贫”和“倾心帮扶送光明,真情无限暖民心”的锦旗,分别送给甘泉县电力分公司和陕...

甘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甘泉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