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旧小区改造,让百姓生活更幸福 记者 李星棋

延安日报 2021-02-18 09:22 大字

“楼房加了保温层,保暖又省气;小区安装了监控和人脸识别,住着更安全……”提起新改造的小区,富县鄜城街道沙梁社区粮食局住宅小区业主杨占全高兴地说。

“民以居为安”,居住环境牵动着每一个老百姓的心。随着社会发展进步,居住条件的改善,成为衡量生活条件改善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十三五”期间,延安市开工改造488个老旧小区,改造面积395万平方米,惠及3.67万户群众,位列全省地级市第一,老旧小区改造,让延安人民获得了满满的幸福感。

“新”小区里的新生活

沙梁社区粮食局小区是1997年建成入住的小区。由于修建早、居住时间长,小区没有大门、管道破烂、电缆乱挂、车辆随意停放、楼体没有保暖层……多年来,这一系列的问题让小区居民糟透了心。

2020年7月,小区门口、楼道、管道、绿化、电线电缆等得以全面改造,还安装了监控设备和人脸识别系统,提高了小区的综合管理能力和安全性。

和杨占全一样,家住宝塔区向阳社区的居民郝庆银也感受到了老旧小区改造带来的幸福感。

在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郝庆银家居住的小区加装了电梯,使用几个月以来,79岁的郝庆银幸福感不断上涨,他已经把新电梯当成了上下楼的绝佳“助手”。

每天从小区附近的广场锻炼回来,郝庆银就顺路走到小区智慧无人售菜柜,选好当天所需的蔬菜后,慢悠悠地朝自家走去。

看着小区面貌的改变,享受着设施设备带来的便利,郝庆银的老伴李玉芳喜不自胜:“越住越舒服,就是有再好的房子我也不愿意搬走了。”

百姓生活更幸福

“老旧小区改造的初衷就是要让老百姓生活得更幸福。”宝塔区南市街道办市场沟社区党总支书记武小霞说,随着老旧小区改造如火如荼,社区面貌日新月异,百姓幸福指数也在节节攀升。

“加装了门禁,安了监控,我这心里踏实多了。”

“绿化多了,还有了活动健身器材,咱们小区院里也有了‘小公园’。”

说起改造后的小区,市场沟社区的居民无不竖起大拇指。

作为老旧小区改造试点,市场沟商住小区率先进行了综合整治改造提升工作,切实解决了老旧小区管网老化、设施设备缺失等一系列问题,极大地改善了老旧小区居民的生活环境,实现了房屋居住安全、基础设施较为完善、节能改造落实到位、环境美观的整治改造目标。

“从最初的‘不想改、不让改’,到现在的‘很想改、可不可以这样改’。如今在居民心中,老旧小区改造已成为他们时时刻刻关注的头等大事,也成了他们茶余饭后谈论最多的话题。”武小霞告诉记者,新的一年,她希望能得到更多政策支持,再进一步细化、深化老旧小区改造工程的同时,对小区养老、托育、停车、便民市场等公共服务设施进行配备,切实提升居住品质。

让更多群众受益

“十三五”期间,市住建局率先启动老旧小区改造试点,并在国家全面启动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后,建立了“市级统筹、县负总责、行业协同、居民参与”的工作机制,全面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工作。

按照“表里如一、内外兼修、一区一策一特、共建共治共享”的要求,延安市围绕基础类、完善类、提升类三类改造内容,编制老旧小区改造项目计划,把老旧小区改造与城市“双修”相融合,与小区合并实现资源共享,与物业管理改革同步推进,充分发挥街道社区党组织和居民党员的示范引领作用,形成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小区党支部、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各类社会组织“四位一体”的服务模式。

市住建局局长徐步亮告诉记者,延安市还将不断总结“十三五”老旧小区改造基本经验,学习借鉴先进地市的做法,在落实政府、居民、市场合理分摊改造费用、加装电梯、提取住房公积金、优化简化审批程序等方面积极探索创新,持续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为延安人民生活得更美好、更幸福作贡献。

新闻推荐

明日西安暂别晴好天 气温将下降

本报讯(记者陶颖)昨日,西安天气仍以晴好为主,阳光很是充足。气温方面,冷空气远去,升温模式开启,15时,全市平均气温达到11.2℃...

富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富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