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疫情,富县这个脱贫村一天捐了一万多元,其中贫困户占三分之一“现在日子过好了, 也该咱贫困户出力了”

延安日报 2020-02-10 10:31 大字

通讯员 辛文静 叶忠勇

“国军,你捐了200元,好样的。咱们的捐款采取自愿,你才刚刚脱贫,尽力就好。”

“书记,这是我的心意,我想为抗‘疫’出份力。”

2月6日,富县寺仙镇王家庄村村口,该村党支部书记乔奇兵给记者看该村微信群里的聊天记录。“我一个劲地在群里强调自愿捐助,但是大家的热情丝毫不减。昨天下午在村微信群里发了倡议书,没想到手机连着嘟嘟响了两三个小时,现在已经捐了11610元了,其中贫困户就占到三分之一。”从捐助花名册看到,有捐100元、200元的,还有捐500元的,还有一家人是儿子和父亲分开捐的。

而乔奇兵口中的“国军”,名叫熊国军,36岁,曾经是个贫困户,如今正在高家河村民小组的村口防疫检测点上。脱贫攻坚中,县、镇、村为其发展产业,提供技术培训。他种植烤烟32亩,去年收入10万元,成了村里的脱贫示范户。这次防疫,从初二开始,他主动到村口当志愿者,每天十几个小时坚守:“我享受了国家这么好这么多的政策,现在日子过好了,也想出一点力。”

说话间,62岁的老党员杜根生骑着三轮摩托车来了。他住在赤水河小组,离这里有7公里,因为不会用手机发红包,他把现金捐到村上。杜根生说:“我当过36年村会计又是老党员,必须献爱心。”离开时,记者才发现他一瘸一拐,腿部有残疾。

贫困户周先平住进了县城安置房,并享受到扶贫贷款和产业扶持资金,产业也发展起来,顺利脱了贫。他说:“共产党这几年把咱扶持‘美’了。现在我日子过好了,也该咱贫困户出力了!”

镇长雷杨介绍,王家庄村几年前可不是这样,因为脱贫攻坚,村上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王家庄村是寺仙镇唯一的川道村,也是贫困村。自来水不通、进村道路不畅、村民收入低,群众散漫。脱贫攻坚工作以来,在县卫健局的包扶下和交通局、水利局等部门的联动下,该村先后投入850万元修建党员活动室、新建卫生室,硬化各村通村道路,安装路灯,解决自来水入户,大大改善了硬件和生活环境。同时,针对产业发展技术不足问题,该村还为村民发展黄花菜、油葵、养殖等产业,大大提升群众收入。

“扶智扶志,群众的精神面貌变化最明显。原来一到村上,村民们就是要这要那,看能为他们带来啥好处,有政策也传达不下去。现在不一样了,全村村民能够拧成一股绳,自己的日子过好了,还想着为国家为社会作贡献!”县卫健局局长赵莉萍说。2018年该村退出贫困村序列,全村贫困户由68户189人减少为13户14人,人均收入由2016年的4600元增加到去年的9360元,在镇上的年终综合考核中连续三年第一,该村精神文明建设被评为市级文明单位。

新闻推荐

春运首日,富县东站迎来小高峰

本报讯(通讯员夏蓓蓓)1月10日是春运首日,富县东站发送旅客1700人次,较去年同期明显增长,迎来了首个小高峰。当天,富县东站的客...

富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富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