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克兴:敌人的子弹像雨点一样落在我的周围

延安日报 2019-08-07 15:31 大字

?●老战士梁克兴接受本报记者采访 本报记者 闫树岗 摄

8月6日上午,“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媒体记者再走长征路”主题采访活动走进延安八一敬老院。在这里,记者聆听91岁的老战士梁克兴讲述了那段难忘的峥嵘岁月。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面对记者的镜头,梁克兴老人激动地唱起了《七律·长征》。

梁克兴是延安市富县人,生于1928年3月18日。1943年,年仅15岁的梁克兴参加了革命。在西北野战军第四军十一团一营营部任通讯员,参加过青化砭战役、蟠龙战役、宝鸡战役等。据梁克兴回忆,当年的战斗异常艰苦、激烈,经常会遇到极端雨雪天气,吃不上饭,喝不上水,穿不暖衣,但战士们永远充满着革命豪情。

“1948年6月,天气非常热,我们在蒲城十里铺和胡宗南部36师展开战斗,这是胡宗南最精锐的部队,装备精良。而我军呢,战士们三天三夜没吃一口饭,水都喝光了。饥渴难耐之下,有的战士甚至开始喝老百姓饲养牲口用的泔水,实在找不到水的,只能喝马尿来解渴。就是在那样的情况下,我们依然坚持战斗,最终拿下了十里铺,不幸的是我们连的人也基本都阵亡了。”

在这次战斗中,梁克兴的头部右侧被炸弹片划了个三角口子,血流不止。倒在地上的他在失去知觉之前,手中还握着没来得及引燃的手榴弹。幸运的是他得到了及时的救治,保住了性命。

当时的梁克兴还是个娃娃,大家都叫他“小鬼”。现在最让老人遗憾的是,“战友们一个个都见不上了,要想见他们,只能在梦中……”

攻打蒲城战斗结束后,又开始向宝鸡开进。“出发时已经快晚上10点了,天黑得伸手不见五指。为了防止被敌人发现,行军途中不允许吸烟和使用明火,那时离宝鸡还有180华里,战士们一路跑步前进。到达宝鸡时,天还没亮,战士们就在城外一片隐蔽处就地休息,大家背靠背,累得坐下就睡着了。”梁克兴回忆。

“我记得当时没睡多久,忽然听见敌人的机关枪响得嘟嘟嘟……一下子就把我们给惊醒了。这时候团部孙参谋长命令我给一营传令,让部队马上投入战斗。我在公路上一直跑步前进,敌人的机枪子弹就像雨点一般落在了我的脚底,其中一颗子弹穿进了我的右小腿,当时感觉凉凉的,麻麻的,不怎么痛,我就继续往前跑,终于把命令传给了一营。当时的首长看到我整个右小腿全是血,马上安排人给我包扎治疗。”梁克兴讲述道,“那时候只顾着传送命令,哪顾得上腿上的伤啊,只要我不是躺在地上爬不起来,一定要完成这个任务”。

梁克兴195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回乡务农。多年来,不管生活多么艰难,他从未向组织提出过特殊要求。“比起那些牺牲了的同志,咱已经够幸运了。党对老红军、老八路和老军人照顾得无微不至,人要知道满足,不能老是躺在功劳簿上要待遇。”

2013年12月,80多岁的梁克兴到延安八一敬老院休养。在这里,梁克兴觉得自己“享福”了,喜欢唱歌的他不时地向大伙们一展歌喉,唱的都是刚劲有力、曲风豪迈的革命歌曲。

记者了解到,目前在延安八一敬老院里休养的人员中有老红军6名,老八路14名。与梁克兴一样,他们在这里安享晚年的同时,还不忘用自身的战斗故事和革命经历,向后辈们讲述那个年代奉献牺牲的革命故事。“我们不能忘记过去,只有从过去的革命经历中汲取营养,才能教育、激励我们年轻一代人,才能推进我们国家各项事业的繁荣兴旺。”梁克兴说。

新闻推荐

“绿化”升级“彩化” “最美公路”呈现

本报讯(通讯员王雷记者李晓东)驶出高速,驱车驶入富县境内,国道两侧绿化布置疏密有致,组团造景明确、实用、简洁,形成富有冲击力...

富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富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