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引导共建美丽乡村

西北信息报 2019-07-22 08:54 大字

本报讯(记者张宏科 通讯员吴龙迪 刘洋)入伏后的阳光火辣辣地照在脸上,烫的人生疼。王怀娃像往常一样,随意掬起一捧界子河的水泼在脸上,然后继续着他的巡河工作。

王怀娃是富县交道人,北洛河支流界子河缓缓流过他所居住的村庄,长度17公里,流经2个自然村,3个村民小组,养活耕地2840亩,而他就像是这条河的亲人,默默守护着这条从小陪伴着他的母亲河。

在他手中的巡河记录本上,当天的巡河情况已经记录了一半,一字一句无不彰显着他与这条河流的羁绊,与他一道工作的,还有保洁员罗永刚和巡河员雷慧荣。

“我们一天巡河三次,通常在早、中、晚时段,河长也会时不时来看看,和我们一起巡河。”巡河员雷慧荣说,“每个地方河水进出口都有人监管,一旦上游有垃圾、污染物流到下游,就会拍照取证,并做相关记录。”

“河道两边不能有垃圾,尤其是各个排污口,一旦发现有污水排进河里,必须及时阻止、立即上报。”罗永刚说。他们三人每天都会沿着河岸巡逻,顺带清理河岸周围出现的杂物。

在河水治理管辖中,交道便民服务中心依照《交道镇关于实行河长制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形成了统一部署、网格化管理的工作体系。由中心主任喻昌玖担任总河长,下设两名副总河长,各行政村主任担任村级河长,各级河长各司其职,共同开展河流污染防治、环境治理、防洪安全等工作。按照“一河一图”的方式,将每条河流的污染源和排污口绘制上图,理清管理区域,将责任落实到人、到点,实行网格化管理。

水污在河,治污在人。该中心还引导广大群众参与水环境综合治理,通过村广播、微信群、横福等方式宣传。对于一些思想消极,行动懈怠的村民,由村干部上门做动员,提升村民参与河道环境整治的积极性。

随着河长制工作的不断推进,如今的界子河清澈透亮,映着落日的余晖闪闪发光,山水林田路一体化成效初现。

新闻推荐

村上成立理事会 红白喜事有新风

通讯员张静静本报记者叶树峰鞭炮礼花响起来,幸福新人笑起来……6月18日,家住富县张村驿镇榆树村的村民刘万成为儿子办的一...

富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富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