鄜州大地尽欢歌 富县全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工作纪实

延安日报 2019-05-13 11:49 大字

交道便民服务中心果农冯铁锁在修剪果树

?●富县苹果在珠海推介会上深受好评

通讯员 杨雪 吴龙迪 本报记者 常青

春天,一个充满希望的播种时节。四月中旬,和煦的春风已经吹遍了鄜州大地,勤劳质朴的富县农民也早已活跃在了田间地头,打开了富县农业发展的致富大门。

仓廪实而民心安,农业强则百业兴。近年来,富县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巩固提升“两县两区”创建成果为抓手,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持续增加农业农民收入,加快推进全县农业现代化建设,进一步推动富县由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阔步前行,描绘出了一幅幅希望的田野上“绿富美”的动人画卷,奏响了一曲以苹果产业为主、特色农业为辅的华美的乐章。

苹果产业“一枝独秀”

4月20日,记者来到富县诚鑫农物发展有限公司,位于交道镇白家村的3千吨气调库,能看到有客商正在调货,一斤苹果差不多达到5元的收购价。成立于2008年的新农牧合作社,则更多的是帮助当地农民种苹果、卖苹果,刚接到陕西省气象台发布的寒潮蓝色预警,合作社负责人季佳林来到村民吉百全的果园里,通知他挖好防冻坑,储备好防冻物资。“去年春季我们交道塬区受灾严重,今年刚一入春,县上就组织我们学习了各种防冻技术。防患于未然,确保今年的苹果免受冻害,能卖个好价钱。”吉百全将一大捆果树枝条放进防冻坑,准备“迎接”有可能到来的倒春寒。

富县为世界苹果最佳优生区之一,苹果产业是当地老百姓发家致富的主导产业。近年来,当地在苹果产业上大刀阔斧推广,在成功创建“国家良好农业规范认证示范县”“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国家级出口水果质量安全示范区”后,又在农业产业后整理上做起了大文章,使农业产业链条得到延长,果农收入也明显增加,由过去的亩产几千元到如今的2万元甚至3万元以上。目前,富县苹果种植规模已达37万亩,年产值20亿元以上。

而近日在珠海举办的陕西富县“延安苹果”推介会,正是该县拓宽市场的一种新模式。据悉,陕西富县“延安苹果”珠海推介会现场,15吨苹果在两小时内被抢购一空。品尝了来自陕西富县产的苹果后,珠海市民对质优味美、甜脆多汁、安全营养的富县苹果赞不绝口,纷纷竖起大拇指。这样的推介会富县每年都在全国不同的城市举办,成效非常明显。在做好苹果销售渠道拓宽的同时,2018年该县4.0智能选果线的投入使用,也打破了富县苹果以往传统的分拣模式。选果线选果比人工选果效率高、分类精准,甚至有霉心病的苹果也可以识别并剔除出来,这样分选出来的好苹果就能卖上更高的价钱,大大提高了果品的价值,让每一颗富县苹果在市场上都物有所值。

富县果业局干部赵小亮介绍说,“我们除了帮助果农安全度过‘倒春寒’,拓宽高端水果市场以外,今年还要继续推进‘243’苹果老园改造提升工程;并完成3000亩苹果的有机认证;继续落实3条智能选果线、1.3万吨冷气库的建设任务,全力加快苹果产业后整理步伐,提升苹果‘附加值’,不断增加果农收益。”

特色农业遍地开花

在塬区农民轰轰烈烈发展苹果产业的同时,地处川道的老百姓也没闲着。距离富县县城50公里的直罗镇胡家坡村依靠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优势,居然在黄土高原种上了水稻,川道农民不再死守着每亩地只能卖出500元的玉米,主动改变,发展特色农业。

直罗镇水资源丰富,生产的水稻日照时间、生长周期较长,产出的大米口感极佳。这里更是“直罗贡米”原产地,早从隋朝开始就种植起了水稻,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在唐代时,直罗大米曾是皇室贵族的专用大米。“直罗贡米”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农民一亩地净收入可达4000元以上,直罗镇“塞上小江南”的美誉也被更多人熟知。

近年来,在做好水稻增产增收的同时,直罗镇胡家坡村积极探索,让水稻不仅能吃,还能看、能玩,大力发展特色旅游,打造“田园综合体”。胡家坡村除了建成千亩“直罗贡米”生产基地外,还栽种了6种色彩的观赏荷花30亩,种植菊花、格桑花40亩,并举办了首届“稻田溜冰节”活动。

与此同时,与直罗镇相邻的张家湾镇王家角村,3台大型挖掘机正在地里轰隆隆地工作着,随着一排排油松树苗的倒下,一大片肥沃的土地也呈现在眼前。这是王家角村民为了扩大水稻种植面积所走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据了解,富县今年的稻田恢复任务主要在直罗、张家湾两个乡镇,各级干部群众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确保2000亩新增稻田按时插秧、不误农时,使全县水稻面积达到万亩以上。

“过几天,天气热了还要放水、泡地、育苗、插秧……步骤还多着嘞。虽然种水稻比种玉米麻烦,但耗费的人工可不多,耙田、插秧、收割都有机械帮忙,老百姓只要投入一小部分就可以收获白花花的‘银豆豆’啦!”王家角村村支部书记雷振英耐心细致地介绍着。王家角村全村耕地面积1020亩,2018年水稻种植面积180亩,2019年种植面积可达610亩,老百姓积极性很高,今年家家户户都能种上水稻。

富县农业农村局信息中心主任许彩玲介绍说,“为了规范大米生产加工流程,我们正在协调新上一套标准化流水线。将‘直罗贡米’品牌推向更大的市场,争取让更多的人知道我们富县‘塞上小江南’的美名。”

在茶坊镇岔口村,记者遇到了酷爱中蜂养殖的王学昌。“去年收入14万余元,养蜂是一个富民的好产业。”作为“土专家”的王学昌深切体会到靠山吃山的好处。目前已养中峰136箱,还成立了合作社,帮助镇上96户人家养蜂致富。

近年来,富县在大力发展传统农业的基础上,因地制宜,鼓励资源不均衡地区的农民发展特色农业。2019年努力打造延安驴产业基地,养驴存栏突破6000头;新建百头以上规模林下养猪场5个、2000只以上规模林下养鸡场3个;中蜂达到3万箱,栽植烤烟1.25万亩以上。

“全县按照‘企业带动、规模经营、绿色生产、品牌增效’的思路,塬上‘多乡一业’发展苹果,把优势产业做强,川道‘一村一品’发展烟、稻、畜、蜂,把特色产业做优,加快农产品后整理,延长产业链,增加群众收入。”副县长许新选说。

扎实的工作,为富县未来的农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拼搏的实践,为富县在新时期开辟农业新局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富县,现代农业的春天画卷正徐徐展开,“春争日,夏争时”,富县正在一步一个脚印地扎实前进,这满目春色的画卷定能让富县老百姓绽放收获的笑容。

新闻推荐

富县茶坊镇 举办首届瓜菜采摘节

本报讯(记者王宏海)4月25日,富县茶坊镇“‘相约春天·踏青采摘’首届瓜菜采摘节”在榆林桥村启动,旨在提高210国道沿线无公...

富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富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