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亚芝:让直罗大米走向全国各地

各界导报 2019-01-04 01:00 大字

实习记者陈雪记者何欣润

“今年,我们收购了直罗镇80%的大米。”2018年12月26日,富县直罗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任亚芝边安排工人包装大米边告诉记者,由于今年的行情好,直罗大米每斤已卖至8元左右。

作为富县政协委员的任亚芝,2013年,他在参加富县政协一次调研时了解到,直罗镇因其水资源丰富,素有“塞上小江南”“陕北小关中”美誉。隋唐年间,直罗生产的大米曾作为贡品进献朝廷。因此,直罗大米也有“直罗贡米”之称。“我们去调研的时候,种植的水稻并不多。”任亚芝说,随着近年来富县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推广和普及,直罗水稻种植面积一路攀升。

也正是这次调研,让有着10多年商海历练的任亚芝敏锐地发现了商机。2015年,任亚芝开始考虑转型发展。在市场调研后,他对直罗水稻有了更多的认知。直罗镇水质好、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非常适宜水稻生长……任亚芝发现,直罗水稻的生长周期比东北大米还要长,所产稻米油性大、口感醇。2017年,任亚芝决定开始做直罗水稻的深加工。

同年底,任亚芝成立了富县直罗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他免费给村民培训种植技术,提供种子、肥料,发展直罗水稻种植。截至目前,富县已有2400亩水稻种植基地。“以往村民直接销售价钱还可以,但是需要自己找销路。”2018年,为了解决群众的销路问题,打造直罗水稻品牌,任亚芝按照每斤大米3.5元向村民收购大米,贫困户每斤多加一毛钱,让村民的大米有保底价、不愁卖。即使村民直接对外销售,任亚芝也会为其提供免费加工服务。

过去,直罗镇许多村民以种植玉米为主,收入并不多。如今,改种水稻还能卖出好价钱,村民对于种植水稻越来越有信心。任亚芝说:“有一户贫困户仅仅靠种植水稻,今年就能多收入2万多元。”

种植水稻让直罗镇的贫困群众找到了增收致富之路。看着水稻深加工剩下的不少稻壳,任亚芝又开始琢磨起传统酿酒,不但可以实现变废为宝,还能解决部分困难群众的就业问题,通过务工增加收入。在任亚芝眼里,直罗水稻就是解决当地贫困户脱贫问题的“万能钥匙”。截至目前,任亚芝已向100多户村民收购了大米,达200多吨。

在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同时,任亚芝还不忘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他先后通过慈善协会资助过20多名困难大学生,以一己之力帮助他们渡过难关。“我们直罗镇有个孩子,家里很困难。我从高中起就资助他,直到他大学毕业。”任亚芝说,这个孩子现在已经参加工作了,每逢节日都会给自己发送短信祝福,他很欣慰。

作为一名富县政协委员,任亚芝希望更多人能品尝到直罗大米。“我们的大米现在主要销往延安和西安市场。”任亚芝说,在未来,他希望通过他的努力,让直罗大米走向全国,走上更多家庭的餐桌。这是他最大的梦想。

新闻推荐

除恶务尽的“尖刀”刑警 记全区优秀人民警察梁朝金

梁朝金正在街上向市民宣讲法律知识。从警仅仅四年,他被安排在素有公安“尖刀”之称的刑侦部门工作,作为年轻的刑警,他屡屡破...

富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富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