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春兰:稚嫩肩膀扛起生活重担

延安日报 2018-08-23 16:04 大字

●曾春兰在菜园子里摘菜

通讯员 党晨蕊 本报记者 李星棋

几天前,一张渭南师范学院的大学录取通知书,寄到了富县张村驿镇四家岔村曾春兰家,年迈的爷爷和奶奶激动地老泪纵横,把通知书捧在手里看了又看,久久舍不得放下……

回想起来,一张桌子、一个火炉、一个土炕,陪伴了曾春兰整整19年。3岁时,曾春兰的父母感情破裂,母亲再嫁,父亲外出打工直到她初三那年才回村,却还是常常见不到人影。

在曾春兰的成长历程中,爷爷奶奶几乎扮演着父母的角色。爷爷有过敏性皮肤病,奶奶患有脑梗塞和高血压,每个月都需要住一次医院,家里的主要收入仅靠10亩玉米,日子过得十分困难。

三年级开始,曾春兰就成为寄宿学生。“每当看到别的小朋友放学都有爸爸妈妈来接的时候,我就很羡慕。”曾春兰说自己讨厌收假和放假,因为每到这个时候,爷爷就得四处托人,让别人顺便帮她捎着被褥。“看着爷爷挨家挨户求人,我心里难受极了。”曾春兰眼泛泪花地回忆说,“有一次周五放假下雨,其他同学选择留校,我担心爷爷奶奶,就自己一个人打着伞回家,当时天已经黑了,路上特别滑,电闪雷鸣,还碰见了办丧事的,当时真的非常害怕。”

从四年级到高中之前,曾春兰一直担任班长,学校有什么大型活动都由她负责指挥。2014年,曾春兰获得了“省级文明好少年”“市级文明好少年”和“县级优秀学生干部”等多个荣誉。在去领奖的路上,她遇到了好心人,在了解了她的家庭情况后,无偿给予她资助。

中考时,曾春兰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宜川中学,但她放弃了这次宝贵的机会,而是选择留在县城的中学。“离家近,花销少,周末还能回家帮着爷爷奶奶做一些活。”

家庭的境遇,让曾春兰提前长大了,在别的孩子还被父母娇惯着的时候,她已经成了其他人眼中的“大人”。每天早早起床把家里打扫干净,给爷爷奶奶做饭,还要喂猪喂鸡。奶奶每次住院,她都要帮着送饭、洗衣服、擦身体……初三毕业的暑假,为了赚取生活费,曾春兰还去餐厅当过服务员,也在地里顶着太阳和大人们给果树套过袋。

“我很感谢寇江涛老师,每次遇到学习上的问题我都会去找他帮我分析,跟他聊完以后就感觉自己充满了电,还有我的班主任薛丽老师,她不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都给予了我很大的帮助和鼓励。”

当谈及对大学的憧憬时,曾春兰说她想在课余时间参加一些社团活动提升自己,还想参加志愿者协会,去乡村支教。

“我遇见过这么多好心人,我也想尽自己的努力去帮别人,因为爱心是需要传递的。”曾春兰说。

新闻推荐

延安新增128处省级文保单位

华商报讯(记者贺秋平)近日,陕西省正式公布了第七批省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延安市共有128处上榜。至此,延安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总...

富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富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