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越来越美好 改革开放40年富县农村变化掠影
●腾飞中国,腾鹿鄜州
通讯员 吴龙迪 本报记者 朱佳雨
从“无工可打”到“家乡巨变”
“那会人人都想着咋多赚些工分,多弄些粮票,换了口粮好歹能吃个半饱。天天都在地里忙活,就地里那点东西都顾不过来,哪还想着去打工?”家住富县茶坊镇的张海军激动地说。回忆起当年的生活,他眉间透出一丝阴郁。“当时农村里饿死的、病死的娃娃不在少数,最后都是挖个坑草草埋了,连个木牌牌都不竖,太苦了,现在的你们根本想象不到。”
“改革开放之后,起码人能吃饱了。当时好多地方都需要建设,我就跟着几个老伙计出去打工了,一年赚的钱虽然也不多,但好歹有些结余,能好好过个年。”张海军笑着说道,“后来真的是越来越好了,还没出县城,天南海北的风味小吃都能吃到。道路也是越来越宽,越来越干净。农村现在都不像农村了,就和城里人说的‘别墅\’差不多,很多人还羡慕农村人家家户户都有个院子哩。”张海军挑挑眉,脸上尽是得意之情。
当问到张海军对改革开放还有什么期盼时,张海军说:“改革开放好,让咱中国人富起来了,要说有啥期盼,那就是希望农民工相关政策能更加完善一些,这样我们出去打工,家里人也会更放心。”
从“种口粮”到“种‘金蛋蛋\’”
高步选是富县羊泉镇人,今年65岁,打从15岁起,就跟着父亲下地干活,为的就是拿工分换点粮食。
“那时候吃的是‘大锅饭\’,土地是集体的,里头种些杂粮,我那会就跟我大(爸)一起下地,成年人一天干满能有10个工分,没成年的只有3个工分。我干的那3个工分,常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时不时要跟我妈到地里拾野菜吃,还常向队里借粮,借一次打一张欠条,屋里粮票没几张,欠条倒是有一沓。”高步选说着眼神看向远方,似乎看到了正顶着烈日在地里弯腰拾野菜的母亲。
1978年改革开放,农村生产力得到了解放,高步选一家基本不用再向队里借粮食了。1982年,土地改革,村里把土地分给农民,高步选分到了9亩地。
“把人饿怕了,有了自己的地,肯定赶紧种口粮,当时各家各户都是种麦子。交了公粮,还了欠粮,剩下的就是一家人一年的口粮。那时候粮食就是‘硬通货\’,需要啥日用品,都是拿粮食去换。”高步选说,“1986年,村里人开始种上了烤烟,我把一半地种上烤烟,一半仍然种麦子。但毕竟咱这里干旱,烤烟能种,种出来品质却不算好。1993年起,富县开始大面积推广苹果种植,苹果见效还得5年,我就在苹果园里面套种烤烟,保证能有收入。”说到这里,高步选神秘一笑:“谁知道这当时不起眼的苹果后来变成了咱农民的‘金蛋蛋\’。”2003年,高步选家的果园进入盛产期,6亩苹果卖到了2000元。2004年,卖到了1万元,高步选成为村里的“万元户”。
苹果带给高步选的惊喜远远不止如此,之后高步选的收入年年拔高。2016年,高步选9亩苹果突破10万元。
“我只读过两年小学,却供出来三个大学生,现在他们也没忘本,都回来建设自己的家乡。要我说,还是多亏了改革开放,你看看这些年中国发展有多快,那时候吃不上饭的人哪能想到现在日子能过得这么好,我们这一代人见证了越来越美好的生活。”高步选的满足写在脸上。
从“黑面窝窝”到“不吃剩菜”
小时候的一件小事,乔洁现在还记得非常清楚:有一次,奶奶蒸馍馍,有几个被水泡了。乔洁正准备把泡发的地方刮掉,奶奶看到急忙抢过馍馍说:“你这娃娃咋这么败家,好好的馍馍扔了干啥,放到以前这点馍馍都是一个娃一顿的吃食。那会哪能顿顿吃上白面馍馍,能吃上杂粮做的‘黑面窝窝\’就是好光景了。”作为90后的乔洁,常听奶奶讲过去的故事,但对奶奶常挂在嘴边的那声长叹,觉得有点遥远。
以致在许多时候,乔洁厉行的生活方式:不干净的东西不能吃、不安全的东西不能吃、隔夜的饭菜要倒掉、烧焦的食物会致癌……总是会和奶奶的“老观念”发生冲突,常惹得奶奶叹息:哎,败家啊!
乔洁说,“我们这些90后,对过去的苦日子真的没有什么切身感受。走上工作岗位以后,经常要下乡,和农民接触得多了,渐渐明白了过去生活的不易。”但是,乔洁慢慢地发现,由于食物种类越来越丰富,人们对健康消费的追求越来越强烈,对隔夜的剩饭剩菜,奶奶也会很自然地倒掉。有时候,面对拿过去的“老故事”打趣的乔洁,奶奶会说:“剩饭剩菜万一吃出点毛病,医药费又得花不少钱,划不来嘛。”说罢,奶奶会往嘴里放几块小巧精美的食品,吃得津津有味。
粒粒皆辛苦,不一定是粒粒都吃掉,而是要粒粒都吃“好”。从“黑面窝窝”到“不吃剩菜”,乔洁感受到社会发展带来的消费观念的变革。
新闻推荐
中省2.91亿元财政扶贫资金已下达延安市各县区 产业扶贫资金比重达到67.84%
本报讯(记者王静实习记者刘卓)6月20日上午,记者在“决胜脱贫向党献礼”系列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到2017年底,全市累计脱贫15.75...
富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富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