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县茶坊镇东红村调整产业结构助民增收 260亩桃树种植基地带动40余户贫困户参与

延安日报 2018-06-15 15:32 大字

本报讯(记者 李星棋)富县茶坊镇东红村调整产业步伐,引进蓬仙15号和2-1-38黄肉油桃两个新品种桃树,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据介绍,这两种油桃成熟时间不同,且具有抗寒、抗晚霜、硬度好、口感佳等特点。“目前,我们村建成了260亩的桃树种植基地,带动40余户贫困户参与。桃树一年后挂果,两年后达到丰产期,三年后盛产期,亩产可达到8000斤,产值可达每亩12000元。”东红村支部书记高宝宝告诉记者,桃树基地建成后,县果业局、蔬菜办提供了栽培技术;包扶单位民政局提供了农用地膜,并为果农提供技术培训,切实解决村民在生产实际中遇到的技术难题。

茶坊镇东红村位于210国道西侧,洛河西岸,现有村民307户,其中贫困户129户,村民收入主要依靠种植玉米和外出务工,是一个典型的贫困村。该村产业结构单一,无特色产业,加之前几年村民种植油松树苗,占据了大量耕地,且树苗销售渠道不畅,村民对脱贫致富信心不足,影响生产发展积极性。为此,镇村两级决定寻找新的经济作物。

“感谢政府和包扶单位,帮助我们发展产业,还想方设法提高大家的种植技术,我们现在很有信心。”果农老张说。

新闻推荐

扶贫第一线 冬枣落户成产业 拓开群众增收路 本报记者 李星棋 通讯员 刘建芬

初夏时节,记者走进富县茶坊街道办事处榆林桥村,看到几座新建的大拱棚。来到大拱棚前,一排排整齐有序的树苗映入眼帘。“这就...

富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富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