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树飞:凭着“向好劲” 过上好光景 记者 谷嫦瑜
“一公斤猪肉14块钱,一头猪150公斤左右,能卖2000元,虽然卖了近100头猪,成本太大,还不挣钱。”侯树飞看着媳妇一边在纸上画写着,一边嘴里嘟囔着,他安慰媳妇说,“虽然肉价行情不好,我们挣得少,但比起以前的光景还是好太多了,你也别一天算账算个没完,还不如到猪圈里看看猪娃,喂喂食,让我们的猪娃长得壮壮的,争取今年多卖几头,多卖些钱。”
今年40岁的侯树飞是安塞区白坪街道办大西洼村村民,和妻子育有3个孩子,一家五口人生活得虽不富裕,但也经济基础扎实,温馨常乐。
生活美满,但天不遂人愿。2013年,侯树飞因意外导致全身多处粉碎性骨折,经过多次手术治疗后依然落下了残疾,被鉴定为肢体三级残疾,不但没有劳动能力,连行走都离不开拐杖的支撑。一家五口人的顶梁柱倒下了,全家人的经济来源一下子断了,生活变得捉襟见肘。
侯树飞饱尝了病痛和贫困的双重折磨,想改变现状,却无能为力。
2015年,侯树飞家被吸纳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国家扶贫优惠政策的支持下,在帮扶干部的帮助下,鉴于侯树飞之前有过养猪和贩猪的经验,大西洼村的自然条件也适合发展养殖业,经过仔细调研和细致分析,侯树飞夫妇和结对帮扶干部最终形成一致意见:发展养猪产业。
“政府这么帮扶,自己没点行动,都对不起政府干部来我们家跑这么多回。”侯树飞在心里默默为自己打气。
说干就干,行动不便的侯树飞克服重重困难,通过外出学习和现场观摩学习,一门心思研究起了如何养猪。2016年初,侯树飞自筹资金14万元建起1个标准猪圈,由政府补助入栏母猪4头,育肥猪20头。
猪舍建起来了,猪崽进圈了,侯树飞夫妇把全部身心都投注在养猪上,按时喂食,打扫圈舍,积极参与畜牧专家举办的养殖专业培训活动,学习如何有效避免瘟疫灾害等知识。
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一年多的学习和实践,侯树飞养的猪又肥又壮,而且生病少,第一批育成猪在年底顺利出栏,增加近3万元收入。侯树飞也逐渐成了村里养猪的行家里手。
尝到甜头的侯树飞,养猪的信心和致富奔小康的决心更浓了。2017年,他扩大了养殖规模,帮扶干部协助申请创业小额贷款5万元,年初入栏猪崽40头,母猪10头,他家的生活水平也节节升高。
这几年,在学习养殖技术的同时,侯树飞坚持康复锻炼,他的病情大有好转,能够独立生活,还可以帮着妻子一起养猪,成了村里有名的养猪大户。
侯树飞依靠养猪过上了好光景,同村村民也在他的带动下积极发展养殖业,对于来向他取经的村民,侯树飞一律来者不拒。他总是详细耐心地讲解一些养猪的知识,对于确定想发展养猪的村民,他免费提供技术咨询,手把手教授,并介绍优质猪苗品种、猪崽和生猪销售渠道。
借着政府的“惠农光”,凭着自身的“向好劲”,侯树飞脱贫了,致富了,在小康的道路上稳稳前行。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王静王冬通讯员王丽王妮妮)安塞区新华书店推出春节书店不打烊服务,让喜爱读书的市民在浓浓的书香中欢度春节。2...
安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