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茄子种起来 村民腰包鼓起来 记者 刘彦 薛星亮

延安日报 2021-03-03 09:25 大字

大棚茄子喜获丰收

早春时节,在安塞区化子坪镇张岔村的蔬菜大棚内,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该村的茄子已经成熟上市,生产销售红红火火,村民们的腰包也鼓了起来。

“我的茄子都是提前就预订好的,每天一摘下来,人家就开着卡车过来拉。就在刚才,拉了46箱。”大棚茄子种植户张粉梅高兴地说,大棚里的茄子自己只管种好就行,不用像过去拉到城里去卖,都是客商上门收购,销路不用发愁。

在张岔村的大棚种植基地,一辆收购蔬菜的运输卡车停在大棚一旁,客商正在收购早就和村民们订好的茄子。张粉梅告诉记者,这段时间大棚里的茄子长势特别好,整棚的茄子油紫发亮,又赶上春节,茄子拉进市场、商超都非常好卖。所以收购商早早地就和他们预订好了,天天都有卡车到基地集中拉货。

据了解,2018年,安塞区化子坪镇张岔村顺利脱贫。为了继续壮大村集体经济,化子坪镇多方争取项目,协调资金,分别在2019年和2020年,先后两次流转土地共300多亩,建成了67座五型日光温室大棚,帮助村民特别是脱贫巩固户发展大棚种植产业。

村民胡炳宏的妻子常年有病,不能干活儿,还得有人专门照顾,加上孩子们又要上学,胡炳宏一年到头只能待在家里,没办法出去打工挣钱,导致他家的光景一直不景气。村上建起五型日光温室大棚,帮助困难村民发展大棚种植产业,这对于他来说真是雪中送炭。

“我自己不用建棚,直接种村上的棚,每年一米交100元就能种,一个棚一年下来也就一万元左右,像我这样家庭收入不是很好的村民也能投资得起。”胡炳宏说,在村里种大棚既能发展产业,又离家近,照顾妻子和孩子也方便。

“去年一年,我就收入了七八万元呢。依靠种植大棚,我们家算是走上了致富路了。”胡炳宏高兴地说。

张岔村建起的这67座五型日光温室大棚,目前共落实了52户种植户,其中有38户都是脱贫巩固户。村党支部书记胡炳文说,一开始村上种植大棚的人并不多,村民多数以种谷子、糜子、豆类等小杂粮为生,规模上不去,村民收入自然也就上不去。为了帮助村民尽快建立起长效产业,在区、镇两级党委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张岔村结合村情实际,流转土地集中发展五型日光温室大棚种植茄子,帮助全村村民、特别是困难群众大大提高了收入。

“我们的五型日光温室大棚产业已经见到利了,村民们这两年发展大棚产业的积极性都很高,都抢着种。”胡炳文说,区蔬菜局也全力以赴,无论是从滴灌、轨道车等设施设备上,还是种植技术上,都给予了种植户最有力的支持。

张岔村通过发展集体产业,帮助村民致富奔小康。如今,村民们都在大棚里忙活着,每个人精神面貌都好起来了,村民发展产业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了,把光景过好的劲头也越来越足了。

新闻推荐

草莓红 客先尝

数九寒冬,气温骤降,安塞区高桥镇孙家沟村草莓种植户郭云龙的大棚里却暖意融融,不少市民正兴致盎然地采摘着草莓。2020年以来...

安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