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乡春山图 ■杨晓景

延安日报 2019-08-03 11:45 大字

四月下旬,一场蒙蒙细雨给久旱的黄土高原带来了几分活泼的生机。山峁上深青色的松柏旁,陡然冒出小片翠绿的树木,那新生的叶片似乎在告诉人们,陕北的春天已姗姗来临。在这些树木的周围,还有大片黑色的树影依然不动声色地站立在泥土中,不到属于自己的季节,它们绝不会轻易地吐芽、开花,哪怕时令已近初夏。在山与山之间的沟壑处,漂浮着大量的云雾,修整得像梯田一样的山顶隐约可以看见成片的果园,白里透粉的苹果花、晶莹似雪的梨花正在吐露着芬芳。绿草茵茵的牧场里,湖羊在圏里咩咩地叫着,散养的鸡和鹅刚刚从笼舍中走出来,迈着悠闲的步子正在半山腰的围栏里表演八重唱。这样的情景在陕北延安不少地方也可以看到。不过,现在我所处的地方是驰名中外的鼓乡——安塞。鼓乡人不光打腰鼓时腾踢扭摆的姿态和其他地方的人不一样,他们选择的脱贫致富路也跟别的地方不一样。

“如果你晚来一些时候,路上的风景会更好。”和我同行的安塞区退耕办副主任白孙宝不无遗憾地说道。一路上,他指着道路两侧的山峦不停地向我介绍,哪里是国家规划的“千里绿色长廊”,哪里是安塞区自己打造的“百里绿色长廊”。我能够想象到五六月份这里是什么样子,我熟悉这些草木的模样和品性,就像熟悉自己生活了半辈子的陕北一样。每每回想起她的过去,我的眼前就会浮现出另外一幅画面来。

同样也是四月,漫天的沙尘就像遮天蔽日的云雾,把白天骤然变成了昏暗的夜晚。房间里亮着灯光,马路上闪着车灯,路上的行人一个个裹着围巾或戴着帽子口罩,低着头在四五级的大风中艰难地行走着,不时发出呛咳。除了近处的建筑尚可分辨出轮廓外,围绕在城市周边的大山已经与昏黄的天色融为一体,仿佛被魔鬼吞吃掉了一般。

这样的画面在我的记忆中不止出现过一次,印象最深的是在1998年。那时,祖祖辈辈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陕北人与大自然已经抗争了上千年,尽管他们已经接受了黄土高原似乎永远不变的黄和没完没了的旱,习惯了在裸露的黄土上行走,在恼人的风沙中生活,完全忘记了史书中记载的远古时期这里曾经是水草肥美的天然牧场,但还是忍不住要咒骂老天,咒骂黄风,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焦虑和困惑之中。很少有人能够意识到,相互为敌的人与地,已经到了两败俱伤的地步。无节制地开荒农垦,放牧的牛羊不断啃食,地表的植被越来越稀少,脆弱的黄土经不起任何一场大风的吹拂、大雨的浇灌,碗口粗的泥水常常会在一夜暴雨之后从山上奔流而下,涌入山下的农家小院,逼迫得一家老小不得不抬着箱柜,卷起铺盖落荒而逃。因门前水沟坍塌,时常造成邻里之间的矛盾。这种现象在北部靠近毛乌素沙漠,畜牧业相对比较发达的安塞尤为严重。熟知安塞的外地人除了对当地的腰鼓、剪纸、民歌等民间艺术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对这里的自然环境并不敢恭维。

想到这里,我不由看了看手中的宣传画册:在延安市的卫星遥感植被覆盖图像中,如今的鼓乡从一只干枯的黄蝴蝶,变成了青绿与墨绿相间的彩蝶,与周围其他县区深浅不同的绿色紧密地连接在一起,使整个延安市看上去就像一只正在神州大地上展翅翱翔的绿凤凰。

短短二十年的时间里,到底是什么力量让这块土地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

早在1997年江泽民同志就提出了“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的重要指示。1999年朱镕基总理视察延安后提出“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十六字方针,延安市随即率先在全国全市开展退耕还林综合治理整顿,二十年的风雨历程,终于还延安一个绿水青山。

在安塞区退耕办主任张步云的办公室里,我看到成千上万座连绵起伏的大山和四周的河流、街道、村庄,已经简化成密密麻麻的条纹和曲线印制在厚厚的图册上。这些用单一的黑色线条描绘出来的图形,像指纹,又像年轮,详细地记录下不同乡镇的地形地貌,每张图中都用加粗的黑线清晰地勾勒出每年要种植或补栽的林草面积和地理位置。要实施这样一项伟大的工程,非常考验干部们的耐心、决心和智慧。其中最难的,就是如何说服农民祖祖辈辈在山坡上耕地的执念。张主任说,刚开始给农民宣传植树补粮的政策时,很多人不相信,也不愿意干,他们不得不走村串户,上门动员,实在动员不起来的,只好雇工帮植,等树成活了再交给他们。为了把植树造林的任务分配得清清楚楚,干部们带领农民走遍了全区所有的山山峁峁,有时从早上六点一直走到下午四点多,粒米未进,滴水未沾。回家后匆匆趴两口饭,还要连夜加班手工绘图、计算,直到快天亮方才可以睡下。树栽完要全部验收,过段时间还要查看成活率,计算出补栽的数量。一连几个月奔波在外,孩子和老人病了都顾不上回家照顾。有时遇到农民对政策理解不清产生疑问的时候,还要不停地解释,调解各种纠纷。直到当政府如约兑现了承诺,把补贴的钱粮分发到农民手中时,大家的积极性才被真正地调动起来。勤劳朴实的陕北人不怕吃苦,只要日子有奔头,他们毫不吝惜自己的力气,于是响应政策,广栽树木,成了陕北农民经济发展的新出路……

仅仅把土地交还草木,并不能让黄土高原永久地改变黄脸婆的形象,封山禁牧也很关键。要实现这一目标,温和的劝说必须与严厉的政策相结合才能见到实效。于是,在鼓乡的大地上,曾经出现了“杀羊”这一惨烈的现象。羊的哀嚎声,牧羊人愤怒的反抗声和悲伤的眼泪,给很多人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记忆。

我想,凡是经历过这场绿色革命风暴的人大概都明白了舍与得的关系。农民舍去了地,舍去了羊,舍去了古老而又落后的生产模式,得到了青山绿水,得到了美满富裕的生活;干部们舍去了温馨的小家,舍去了城市里舒适的工作环境,得到了事业上的成就,得到了百姓的认可,成为陕北退耕还林这一伟大工程的参与者和见证者。

在温润洁净的春风里,我先后去了好几个地方,看到了新时期的农民和过去完全不同的生活,眼前不断涌现出越来越浓密的绿荫和越来越绚烂的花朵。我在心里悄悄地描绘着一幅崭新的图画,那是鼓乡的未来更加靓丽更加多彩的春天,我为它祈祷,为它祝福,也为我们共同的家园——延安,一起加油喝彩!

新闻推荐

“鼓娃”惊艳舞台

7月15日~19日,延安市安塞区12名“鼓娃”赴朝鲜首都平壤,参加“庆祝中朝建交70周年两国青少年文艺大联欢”演出。“鼓娃”们...

安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塞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