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脱贫故事 赵洋洋的脱贫“鹿”

陕西日报 2019-05-21 07:36 大字

本报通讯员马志青记者师念

在陕北,大家都觉得养羊是个正经营生,养鹿是个稀罕事。

延安市安塞区镰刀湾镇罗居村,一提起“养鹿人”赵洋洋,村民却都赞不绝口。

“他脑子活、有闯劲,敢做别人想做不敢做的事!”

“不仅自己脱贫了,还带领乡亲们走上了致富路!”

……

赵洋洋,这个曾经的贫困户如今成了乡亲们眼中的致富能手、脱贫之星。

发展鹿产业

“受苦人”成了“鹿专家”

5月14日上午,走进赵洋洋家时,他正在院子里的鹿舍给梅花鹿喂食。“鹿全身是宝。鹿血可饮用,鹿茸可制成保健品,鹿肉不愁销,连肝、肾都能卖。只要掌握好技术,管理跟上了,不愁没钱赚。”赵洋洋得意洋洋地说,“再过几天又能割一茬鹿茸了,这些鹿茸早就被预定了。仅鹿茸一项,今年就能收入20多万元。”

别看赵洋洋现在的日子过得红火,以前他可是个“受苦人”。父亲因车祸去世,母亲受重伤致残丧失劳动力,4岁的儿子患有先天性脑瘫,妻子与他离婚……一波接一波的家庭变故,曾让赵洋洋债台高筑,陷入困境。

2014年,在罗居村贫困户识别中,赵洋洋通过民主评议被认定为贫困户。他当时就想,被定为贫困户太难堪了,一定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摆脱贫困。

为了早日摘下贫困户的帽子,赵洋洋尝试过许多脱贫路子:打零工、当学徒……后来,在驻村工作队和镰刀湾镇政府的帮助下,赵洋洋购买了几头猪仔,搞起了养殖。

“2015年的一天,我在电视上看到养殖梅花鹿致富的报道。报道上说梅花鹿全身都是宝,鹿茸、鹿血、鹿肉、鹿胎盘等价值不菲。除去成本,养殖1头鹿一年可净赚8000元。我觉得这是一条致富的好路子。”提起养鹿,一向腼腆的赵洋洋滔滔不绝。

说干就干。赵洋洋到银川、榆林、北京以及东北等地考察学习。掌握了梅花鹿的饲养技术后,他在安塞区就业服务中心的帮助下,申请了32万元的小额创业贷款,把自己家的院子改造为鹿舍,从东北引进了43头梅花鹿,信心满满地搞起了梅花鹿特色养殖。

梅花鹿养殖成本高、管理费用高、技术要求高,而且见效慢。起初,村里很多人都不看好这一产业,他的家人也反对。但赵洋洋没有灰心,每天起早贪黑、辛勤劳作,有时在鹿舍一待就是一整天。

然而,满怀信心的赵洋洋首战受挫。由于在梅花鹿喂养中缺乏技术指导,11头小鹿得病后错过了最佳治疗期,一下就损失几万元。赵洋洋没有气馁,他再次赴东北进行了1个月的技术培训,并且买了很多相关书籍。在不断摸索中,赵洋洋总结出一套梅花鹿养殖经,使养殖效益得到很大提升。

2016年6月,赵洋洋累计出售梅花鹿35头,收入27万元,获得了自主创业的第一桶金,这更加坚定了赵洋洋发展梅花鹿养殖的决心。靠着勤劳进取、敢于拼搏的精神,几年间赵洋洋从一个生活拮据的贫困户变成了远近闻名的“鹿专家”。

成立合作社

贫困户变为致富带头人

在自己脱贫增收的同时,赵洋洋不忘帮助乡亲一起致富。

起初,对于养殖梅花鹿这一新产业,村民们顾虑多。赵洋洋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每家每户地走访、与村民谈心,用自己赚钱的实例让村民们看到养殖梅花鹿的前景,打消了他们心中的疑虑。经过一次次的说服、动员,不少村民主动加入了养殖梅花鹿的队伍。

2017年,在镰刀湾镇政府的帮助下,赵洋洋注册成立了永兴梅花鹿人工养殖专业合作社,吸纳了18户贫困户。每户以扶贫产业小额贷款1万元作为投资入股本金,合作社每年给予12%的保底分红保障贫困户稳定增收。

成立了合作社的赵洋洋比以前更加忙碌,他不仅要耐心地为村民进行技术指导,还要忙于养殖场的建设管理工作。在赵洋洋的辛勤努力下,梅花鹿养殖更加专业化、精细化,养殖场也在原有规模的基础上扩大了3倍多,占地面积达到了10余亩。梅花鹿存栏也由最初的43头发展到203头,年收入超过100万元。

凭着一双勤劳的双手,赵洋洋实现了从贫困户到致富带头人的蜕变。他先后被安塞区脱贫攻坚工作指挥部评为“产业大户之星”,被延安市委、市政府评为“2017年度脱贫之星”。2016年,赵洋洋还当选为延安市人大代表。

“我将继续努力,把梅花鹿养殖打造成全市乃至全省的特色产业,把鹿场建成安塞区的特色养殖场,带动更多群众增收致富,共同创造美好的生活。”赵洋洋满怀斗志地说。

新闻推荐

延安市人大常委会对延安市《水污染防治法》实施情况进行执法检查

本报讯(记者延媛)4月23日至26日,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调研组对延安市《水污染防治法》实施情况进行执法检查,并召开座谈会,听...

安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塞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