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塞区:工厂化育苗助推设施农业发展 通讯员 刘娜 本报记者 朱佳雨

延安日报 2018-09-30 15:07 大字

技术人员查看蔬菜苗生长情况

初秋时节,记者在安塞区沿河湾镇永丰尧村设施农业园区见到种植户刘志发时,他正在满心欢喜地摘收西红柿。整齐的秧苗上,一颗颗红彤彤的西红柿格外惹人喜爱。

听说有人来访,刘志发热情地介绍起来。“看,我这西红柿长得不错吧。”刘志发指着满棚的西红柿憨厚地笑着说。

“的确不错,你为啥能种这么好呢?”记者问。

“要想种好菜,首先有好种。”刘志发不假思索地回答。

“俗话说十分收成,七分在苗,苗子好是关键所在。”见记者一脸的疑惑,刘志发解释道,“苗子好,不仅省时省力,而且还抗病高产。”

为了让大棚有好的收益,刘志发选择了工厂化育苗,所有的西红柿种苗都来自沿河湾镇李家湾村生态农业示范园工厂化育苗基地,健壮的种苗给刘志发带来了很大收益,一个大棚一年纯收入五六万元。

该育苗基地位于沿河湾镇李家湾村生态农业示范园内,由6144平方米智能化连栋温室、380平方米育苗车间和10座育苗日光温室组成,总投资1400万元,年育苗容量800万株。自育苗基地投入运营以来,为全区蔬菜产业培育壮苗、降低育苗成本、提高农民收入等方面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

常言说,“苗好一半收。”据安塞区蔬菜局负责人介绍,该育苗基地采用工厂化集中育苗模式,实行同一品种、统一技术、统一管理,保证了生产品种的纯度、无病、苗壮,减轻了劳动强度,降低了生产成本,有效解决了农民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育苗成本高、技术不完善、成活率低等问题,提高抵御自然灾害和抗风险能力,真正让菜农轻松种菜,百姓受益。

目前,此项技术在我区推广使用面积已占全区设施农业总面积的80%以上。

此前,种植户刘生明始终有一块心病,他所沿用的传统单家独户育苗方式,苗木成活率低、效益差,导致白忙乎一年,到年底却没有多少收成。

而今,工厂化育苗新模式的推广应用,不仅让刘生明的心病了了,还增强了他发展设施农业的信心。“原来自己育苗的时候病虫害多,工厂化育苗省时、省工,抗病害也强,以前一个棚的收入是2万多元,现在达到4万多元。”刘生明笑着说。

新闻推荐

道德评议树模范“爱心超市”惠百姓

9月7日上午,安塞区沿河湾镇方家河村举行了沿河湾镇方家河村道德评议大会暨扶贫“爱心超市”集中发放仪式。此次大会评选出...

安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塞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