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壑变良田家园焕生机 ——延安市治沟造地成效显著

陕西日报 2018-08-02 07:06 大字

本报记者 乔佳妮 见习记者 邬正鹏

7月20日,记者在前往延安市宝塔区南泥湾镇的路上,天空湛蓝,满眼皆绿。

“从退耕还林到治沟造地,延安这几年的生态环境有了很大改善。特别是治沟造地工程,巩固了百万亩退耕还林成果,每造1亩沟坝地可退坡耕地3亩到5亩,让‘林上山,粮下川\’变为现实,百姓种地不受苦。入黄泥沙也由退耕还林前每年的2.58亿吨降为0.31亿吨,降幅87.98%,实现了水不下山、泥不出沟。”提起延安市这几年的变化,延安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治沟造地办公室主任刘霄飞总有说不完的话。

2012年9月,原国土资源部、财政部正式将延安市治沟造地列入全国土地整治重大工程。工程涉及全市13个县区,197个项目,建设规模50.67万亩,总投资48.32亿元。截至今年6月底,延安市已完成项目验收108个,预计2018年年底全部完成项目验收。

旱地变水田

再现陕北好江南

盛夏,记者走进革命圣地延安市宝塔区南泥湾镇,耳畔总是回荡起经典歌曲《南泥湾》,目之所及,连片的水稻和玉米随着热浪泛起绿波,人工湖里荷花飘香,或听一曲信天游、缅怀革命先烈,或驻足田间闻花香、享受夏日清凉,处处呈现出“陕北好江南”的美丽画卷。

“这地方以前都是撂荒地及旱地,旱天水蓄不住,雨天水流不出去,庄稼产量低。”刘霄飞指着红土窑村成片的稻田说,这片区域2013年实施治沟造地工程后,如今旱能灌、涝能排,从根本上解决了产量低的问题。目前,该项目区在灌排一体的渠系上建设了生态廊道,全力打造景观农业、文化旅游,重现了南泥湾“陕北好江南”的风貌。南泥湾镇的水稻亩产从原来200多公斤增加到500多公斤。

南泥湾镇是延安市治沟造地工程最早的试点地区,它的变迁印证了治沟造地工程带来的种种好处。延安市地处黄土高原腹地,境内沟壑纵横,干旱少雨、植被稀少,曾是黄河中上游地区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生态最为脆弱的地区之一。千沟万壑的特殊地貌,多年来困扰着百姓的生产生活。通过治沟造地工程的系统治理,延安市134个乡镇、1423个行政村的沟壑贫瘠地变为高产田。如今,延安市建成高标准农田31.34万亩,项目区累计增产粮食8.4万吨,助推了220个贫困村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2年的7655元提高到2017年的11525元。

“不仅要治沟造地,还要恢复生态,在推进治沟造地工程中,我们明确规定‘造一退三\’,即造一亩沟坝地退三亩坡耕地,同时要植树种草,促进黄土高原植被快速恢复;与生态治理相结合,对角度为25度以上斜坡一律不准切坡平地;提升沟道排洪、防护标准,保证先渗后溢,既实现了农民增收、又实现了环境改善。”刘霄飞说,治沟造地工程改善环境效果非常明显,如今延安市植被覆盖度达到81.3%、森林覆盖率达到46.35%,年均降雨量增加了100毫升,生态环境越来越好。

 沟坝地变园区

瓜果飘香又一年

提起安塞,人们对这里的认识离不开那场面震撼、气势恢弘的腰鼓表演,而安塞的大棚产业也与腰鼓一样远近闻名。这少不了治沟造地工程的功劳。

“这片土地平整好后,我们用了近半年的时间,加班加点,最终建成了这个占地490亩、拥有105个第五代新型大棚的农业园区。”安塞区国土资源局副局长、治沟造地办公室主任高生强向记者介绍,安塞区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土壤特质,鼓励群众在造好的连片土地上发展大棚产业。截至去年年底,大棚产业达到5.97万亩,产量31.2万吨,实现产值7.28亿元,位居延安市第一,全省前列。大棚等特色农业产业成为百姓增收致富的主要产业之一。

“大棚里光照好,黄瓜再长两天就可以采摘了,我们这里的菜不愁卖,有人专门来收呢,我们只要把菜管好就行。”安塞区高桥镇郭砭村村民梁延安说,“一个大棚一年下来收入13万元到15万元左右,‘菜篮子\’‘果盘子\’就是我们的‘饭碗子\’。”

不只是安塞区,整个延安市,实施了治沟造地工程后,泥泞小道变为平坦的生产道路,田间道路通达率和机械作业率均达到90%以上。此举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也为土地流转提供了有利条件。

如今,延安市已有10万亩治理过的沟道地进行了流转,用于发展蔬果大棚、规模养殖及生态旅游等产业,既带动了农业产业化发展,又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实现了治沟造地工程效益最大化。

山沟沟变“金窝窝”

美丽乡村展新颜

当记者走进甘泉县石门镇王坪村移民搬迁安置点时,正逢村里一家人过喜事,大锅小灶,人来人往。锅里炖着羊肉,香飘四溢。

问及移民搬迁后的生活情况,有人说房子宽展了、不用住土窑了;有人说种地方便了,不用上山了。说得最多的还是机械化耕种以后,种地轻松了,土地也增加了,收入比以前更多了,村子越来越漂亮。

村党支部书记张俊杰介绍,王坪村之前叫乱柴沟村,由10个自然村组成,沟道里住着1000户人家,生活生产都不方便。2016年这里实施治沟造地工程后,沟道里的群众搬迁出来,县上又对整个沟道进行土地整理,配套灌排设施,形成了水肥条件好的8000多亩集中连片耕地,玉米亩均增产200公斤。

王坪村的例子只是延安市将治沟造地工程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的一个缩影。延安市在实施治沟造地工程时,按照“小城镇建设、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和避灾扶贫搬迁”三位一体的思路,实施移民搬迁,把居住在偏僻、交通不便、条件落后等地方的农户,逐步搬迁到“有田、有水、有路”的地方居住,从根本上改善农民的生产条件和居住环境。同时,延安市通过治沟造地工程,最大限度地开发宜农荒地和废旧村庄宅基地,已新增耕地7.95万亩,有力地推动了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产业发展。

“治沟造地工程能取得这样的成功,关键在于摸索出了经验。”省国土资源厅耕地保护处负责人说,“延安将治沟造地工程与生态建设、耕地保护、粮食生产、移民搬迁紧密结合,在推进治沟造地工程过程中,通过土地平整工程、排洪工程、水土保持工程、道路工程,实现了农民增收、农业增产的良性循环。”

如今,美丽延安正在治沟造地工程的推动下,乡村越来越美,百姓腰包越来越鼓,生态环境越来越好,不断谱写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篇章。

新闻推荐

重构绿水青山:还上“生态账”念起“致富经”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记者近期在各地走访发现,许多地区通过转变观念、创新思路,还上了“生态欠账”,将良好生态环...

安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