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看乡村美如画 安塞区建设文明富裕新农村侧记

延安日报 2018-07-02 18:07 大字

通讯员 马志青

安塞区以生态环境治理为抓手,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强力实施环境治理、产业提升、旧村改造、文化传承工程建设;以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和城乡绿化美化为重点,让园林进城、绿色进村、花带上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同时以文旅兴业,以农畜富民,精准落子,盘活了乡村振兴的大棋局。

用好民俗文化,助力乡村振兴

冯家营村位于安塞城南3公里处,地势平坦,毗邻包茂高速、快速干道、206省道等交通要道,区位优势明显,是远近闻名的腰鼓专业村,光专业鼓手就有246名。在此基础上,安塞立足发展实际,利用冯家营的腰鼓文化和人才资源,提出打造“冯家营千人腰鼓文化村”的构想。

“项目于今年3月5日开工,5月底全部建成。主要分为千人腰鼓展演区、腰鼓产业区、腰鼓表演体验区、宠物羊观赏区、陕北特色民俗和餐饮区等九大区域。”安塞黄土文化产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郭延伟说。

冯家营千人腰鼓文化村主要以古朴、典雅、风味浓郁的黄土文化为基本元素,融入观赏、体验、生产、娱乐、居住、餐饮等功能元素,自5月25日开门迎客以来,人气爆棚,截至6月3日晚,10天时间已接待游客5万余人次。

安塞区委书记任高飞表示,安塞将人居环境改造、文化资源、旅游市场以及经济发展深度融合,调整发展了农村产业经济结构,让文化走出去、游客走进来、产业做起来、市场火起来,助力乡村振兴。

整治人居环境,打造农村生态综合体

六月的云台山,草木葱茏,生意盎然,山脚下的广场里步道、长廊、涝池、亭台、花木错落有致,许多村民、游客在这里休憩,还有一些村民在向游客兜售着农家瓜果。

“以前这里就是一片沟滩地,扔满了各种垃圾,一到下雨天,水排不出去,气味难闻。现在政府帮着修建了广场以后,周围好几个村子的村民有了休闲的去处。”村民张大爷表示,他几乎每天都来这里散步,锻炼身体。

“这里有公厕、有垃圾桶,还有人按时打扫清理。”售卖瓜果的小贩们表示,环境好了,来云台山旅游的游客也越来越多了,他们的收入也增加了不少。

云台山生态广场作为安塞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程之一,在改造中利用云台山沟口原来的沟滩地、小土丘,新建涝池1座,配套生态砖人行步道,人行踏步5处,在保留现有的树木的基础上新建生态广场3400平方米,并建了1座生态厕所。

安塞区财政局副局长赵虎表示,云台山生态广场项目用时仅两个月,既改变了原来脏乱差的环境,又为周边4个村子、2000多名农民提供了绿色生态的休闲空间。

赵虎表示,随着项目的推进,还将在高速公路两侧空地新建特色大棚,配套观光、旅游、餐饮、采摘等一体化设施,并通过山桃、油用牡丹、枸杞等林草措施布设提升生态修复的附加值,在当地发展生态游、现代农业等,力争成为生态美、产业强、群众富的农村生态综合体。

畜牧+旅游,特色牧场成产业

今年以来,安塞区为了强化生态型畜牧业建设,建设了一批“塞北牧场”。

坪桥镇的“塞北牧场”位于王家湾村的石寨山顶。“牧场目前已经平整完毕,并且种上了苜蓿等优质牧草,这些牧草不仅可以满足约300头羊的养殖,而且起到了巩固水土、保护生态的功能。”坪桥镇党委书记孙宏宇介绍。

王家湾村不仅是毛泽东同志的故居,而且还有着独特的丹霞地貌,旅游资源富集。“游客在参观完王家湾毛泽东故居后,可以在牧场旁的广场驻足,体验黄土风情;可以在牧场自助烧烤,品尝美食;还可以在观景台俯瞰陕北特有的丹霞地貌。”孙宏宇表示,塞北牧场不仅在当地形成了规模化养殖,解决了农民致富的问题,而且带动了当地的乡村旅游发展。

塞北牧场将旅游观光畜牧业与生态畜牧业发展相融合、相互促进,构建集生态、文化、畜牧、旅游、休闲和度假为一体的发展体系,不断探索冬、春舍饲,夏、秋轮牧的生产方式,使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形成了“以农促旅,以旅兴农,产业互动,优势互补”的发展新格局。2018年安塞拟建成塞北牧场12个,家庭养殖场600个,种植人工牧草8万亩。年末,羊子饲养总量达到21万只。

新闻推荐

安塞:群众办事“最多跑一次”

 本报记者李晓军通讯员蔡英  “今天过来办理房产证业务,一进门便被机器人‘小途\’吸引住了。我通...

安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