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相助 镂刻幸福 记2017年度“三秦最美家庭”陈莲莲家庭

延安日报 2018-05-08 15:02 大字

通讯员 马志青 本报记者 王锋

安塞80后民间剪纸艺人陈莲莲是安塞区剪纸艺术的后起之秀,许多人知道她是因为她的“金剪刀”,却不知道她和丈夫伉俪情深的故事。

今年35岁的陈莲莲是土生土长的安塞人,因受父母的影响从小就会剪纸、画画。“每到过年,爸爸给我们姊妹几个每人磨一把剪刀,一家人围在一起剪窗花,边剪边听爸爸讲故事,听妈妈唱信天游……”回忆起小时候的场景,陈莲莲说:“父母从不反对我发展爱好,是他们的宽厚成就了现在的我。”

“我这辈子做得最正确的事就是娶了陈莲莲!”

2003年,大专毕业后的陈莲莲因心灵手巧被聘到了县文化馆工作,每天跟着老师认真学习的她,剪纸和农民画技艺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在那期间,陈莲莲见到许多学剪纸的姐妹因为丈夫认为赚不了多少钱而被拖回家,但是陈莲莲的丈夫冯斌却从不反对。

2009年7月的一天,陈莲莲正在家剪纸,突然接到一个电话,冯斌所在的采油厂失火,冯斌全身大面积烧伤,正在抢救。陈莲莲当时已经怀孕7个月,却不顾亲人劝阻,日夜守在ICU病房前祈祷,几天后,丈夫终于脱离了生命危险。冯斌苏醒后,看到自己浑身焦黑的皮肤,虽然面部没有毁容,但眼睛因为受了高温刺激,视物模糊,觉得自己成了一个废人,情绪特别不稳定。

那段时间,陈莲莲的身体状况也不太好,经常整夜整夜睡不着觉,但她还是强忍着在冯斌面前保持平静。出院几天后,陈莲莲拿出了剪刀和红纸,剪了一个展翅欲飞的雄鹰,对冯斌说:“医生说了,你眼睛看东西模糊是暂时的,只要每天做康复训练就能痊愈。”陈莲莲把那幅剪纸在冯斌眼前上下左右移动,“我觉得一个男人身上有疤没什么,有疤说明他有故事、有经历,就像这只雄鹰,伤痛会让它更加勇猛。”冯斌听着妻子的话,一颗心暖暖的。

从那天开始,陈莲莲每天都给冯斌剪一幅剪纸,引导他转动眼球恢复视力。一个月后,冯斌眼睛的视力大为好转。他拉着陈莲莲的手说:“在我眼睛好的时候,从来没仔细看过你剪的纸,却在视力模糊的时候认认真真地看了你的每一幅作品,我看到的不仅仅是一幅幅艺术品,更是一颗善良坚韧的心!娶了你是我做得最正确的一件事!”

两个月后,他们的女儿降生了,伤情大为好转的冯斌无微不至地伺候陈莲莲坐月子。那些天,他一直在思考,一个弱女子在灾难来临时都可以做到坚强乐观,自己作为一个男人,有什么理由做逃兵?不久后,冯斌从采油厂辞了职,他到处跑市场,尝试过各种工作,现在成为一家酒厂驻安塞区的销售经理,工作非常出色。

“夫妻同心,共同干好手工艺事业!”

2011年,陈莲莲和3个姐妹成立了工作室,创业初期,订单很少,只能勉强维持房租。2012年秋天,陈莲莲接到一个订单,有人需要几幅贺寿的剪纸给老人过寿。由于时间紧迫,姐妹们都劝她放弃,陈莲莲却接了下来。那天晚上,她在工作室连夜赶工,冯斌一直陪在她身边。这种大幅的剪纸需要站起来剪,特别累,冯斌在身边帮她端茶递水,按摩肩膀,全程陪同她把这个订单完成。陈莲莲说:“当你非常累的时候,知道有一个人站在你的身后,那种感觉非常好,就算再苦也会觉得甜。”

功夫不负有心人,工作室的业务逐渐走上正轨,陈莲莲也当选为陕西省农民画协会会员,陕西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工作室经常组织学习班,切磋剪纸技艺,陈莲莲在传统剪纸的基础上创作了充满个性的“阴阳剪”“多彩剪”等多种技能,作品屡获全国大奖。

如何让剪纸艺术传播得更快,让从事剪纸的人们得到更多的利益呢?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陈莲莲脑海。2012年底,陈莲莲成立了安塞金剪刀妇女手工合作社,主要开发剪纸的衍生产品和免费剪纸培训。

“把艺术变成生活用品,同时为广大妇女们免费进行剪纸培训,让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传播民间艺术的队伍中来,就可以把民族文化传播下去!”陈莲莲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于是剪纸和农民画包包、水杯、床罩、丝巾、太阳伞等一系列文化产品相继出产,颇受消费者的青睐。冯斌也积极支持妻子,他把剪纸放进自己的钱夹,当做书签,印到保温杯上或者贴到办公室,到处宣传。

凭借原汁原味的陕北民间文化、诚信朴实的合作方式,合作社不断发展壮大,从最初的5人发展到30余人,年产值可达二三十万元。

受妈妈的影响,陈莲莲的一双儿女都会剪纸、画画、唱民歌。陈莲莲说:“我从来不逼他们学,但他们却剪得很好。每次我外出参赛,孩子们都会对我说,‘妈妈,你好好加油,我们在家乖乖的,长大接你的班!\’”

采访中,陈莲莲表达最多的就是,感恩父母、感谢丈夫,她说:“我要像我的父母一样,用自己的行动来影响儿女,也要感谢丈夫,是他的大力支持,才有了我今天的成绩。”

2018年初,陈莲莲家庭获得2017年度“三秦最美家庭”;2016年,陈莲莲一家被延安市妇联授予“艺术之家”称号,同年,陈莲莲也被授予“全市三八红旗手”称号。

新闻推荐

“国税夫妻档” 记2017年度“三秦最美家庭”冯晓梅家庭

幸福一家人通讯员马志青本报记者王锋家住安塞区金明街道办的冯晓梅夫妻二人是安塞国税难得的“夫妻档”,冯晓梅夫妇因国税而结缘,他们为国税事业孜孜不倦,默默付出,书写着属于自己的国税故事。工作好...

安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塞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