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建家庭养殖场 鼓励发展草畜业 安塞区以“规模+品种+链条”推动肉羊产业发展

延安日报 2018-04-26 16:26 大字

本报讯(记者 刘小艳)日前,走进安塞区化子坪镇河西沟村肉羊转型升级养殖场,一群羊正在进食,饲养员正在养殖场忙碌着。

“我们这个养殖场重点以繁殖湖羊种羊为主,去年出栏羊子600只,纯收入10余万元。”养殖场负责人苏云章说,过去,传统养殖规模小、产量低,没有市场话语权。2017年,本着资源合作的原则,陕西新鸿途农牧业有限公司投资400万元,将五个小规模养殖场组合在一起,集中建场,分户养殖,既解决了养殖户投资不足的问题,又解决了规模上不去的问题,畜产品利润也得到提高。根据目前市场价格,单只羊纯利润可达200元。

安塞区草畜产业主要以羊子养殖为主,现存栏羊子17万只,但是品种单一、效益下滑,林牧矛盾突出等问题始终是制约产业发展的短板。为此,今年安塞区提出以“塞北牧场”为载体,将旅游观光畜牧业与生态畜牧业发展相融合,强化生态型畜牧业建设。同时,重点兴建家庭养殖场,加快全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引进优良肉羊品种,通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把养羊业发展起来,通过养羊业把草业带起来,通过草畜业把乡村振兴起来。

与此同时,该区还制定了发展草畜业的优惠政策,对每个“塞北牧场”给予40-80万元的补助;引进的每只适繁纯种湖羊补助200元;每立方米青贮饲草补助45元,每个饲草加工企业补助15万元。今年,安塞区计划新建塞北牧场11个、家庭养殖场600个、饲草加工企业4个,年生产牧草20万吨。目前,已动工7个“塞北牧场”、546个家庭养殖场、3个饲草加工企业和1个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其中,年生产30万只肉羊精深加工企业预计9月建成并投产,通过对肉羊产品进行系列开发,把每只羊分割包装为48种产品,产值由开发前的1500元增加到3000元,年产值9亿元。

新闻推荐

不顾自身安危 洪水中救出14人

2016年8月15日晚7点左右,一场强降雨袭击了陕西延安安塞县砖窑湾镇西河口社区杨圪崂村。短短的几十分钟后,从该村两条沟道里急速涌出的洪水漫上了303省道,并迅速地聚拢、上升,汹涌咆哮着冲向延河下游...

安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