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给了我绘画创作的灵感与养分” ——访台湾80后青年画家廖哲琳

陕西日报 2018-04-06 06:07 大字

   本报记者 耿薇

  “今天受邀参加这场隆重的、意义深远的两岸书画交流展,我不禁回想起八年前第一次踏上这块土地的情景。”4月4日,台湾80后青年画家廖哲琳在第十一届海峡两岸名家书画展现场回忆起她在陕北下乡写生的日子。她说,陕北的自然景观给了她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老乡们辛勤劳作的场景和乐观向上的精神为她的绘画创作提供了用之不竭的养分。

  廖哲琳毕业于台湾大学哲学系,又在美国拿到了哲学硕士学位。谈及为何会来陕北写生绘画,而且一待就是4年,廖哲琳坦言,自己在台湾看到石鲁的画作、读到他年轻时只身赴延安的热血故事,自此心生向往。2011年,廖哲琳申请并入选“云门舞集流浪者计划”,以此为契机前往陕北。“当时我只身一人,像名‘背包客\’,跑到陕北的一个小村子——安塞县楼坪乡魏塔村,开始了自己的绘画写生之路。直到现在,我依然清晰记得第一次到陕北时的情景。午后的阳光柔和而温暖、牛驴懒洋洋地卧在窑洞前、迎面走来的老乡对我露出开怀的笑容……一切都是那么自然和谐,让我倍感新鲜和好奇。”

  “陕北真的是非常适合画画的地方。之后的4年里,黄土高原成为我的大画室,村民们成为启发我画画的模特儿。我受到当地农民老蒋一家的热情接待,村里人都叫我‘台湾画画娃娃\’,热情地与我分享他们的生活点滴。这些饱含温情的画面,正是支撑我在这里坚持创作的动力。”廖哲琳说,“我会继续努力深入生活,用画笔深耕,把中国人勤劳勇敢、不懈奋斗的精神更好地展现。”在朝夕相处中,老乡们朴实、勤劳的形象已深深烙在廖哲琳心中。此次来陕参加书画展,廖哲琳精挑细选了油画《老蒋一家团圆》、水墨画《犁地》等18幅作品参展。“记得那年正值丰收时节,村里人收回糜子,用镰架打谷粒,起风时把谷粒往天空一抛,扬起一片灿烂的金黄。”廖哲琳在介绍画作《扬场的光芒》时,眼里泛着明亮的光。她说:“大自然成了一个伟大的簸谷机,农民们的劳作化成了一首首欢快的信天游。你看,他们的脸上,都带着灿烂的笑容。”

  当天参观画展的人络绎不绝,廖哲琳在陕北的房东、她亲切地称呼为老蒋和蒋嫂的老两口也专程赶来。老蒋在画展现场感慨地说:“小廖在魏塔走村串户,把遇见的人和事都搬上了画布,她的勤奋和执着令人感动。”“陕北的黄土文化和剪纸、腰鼓等民间艺术令人向往,小吃令人垂涎,陕北的一切都迸发着旺盛的生命力。”廖哲琳说,“农民们日复一日在田间劳作,收获生活的幸福。我也在画布上一笔一画‘耕耘\’着,像‘种画\’一样,把每一天当成踏实的劳作,这样我便很心安。这是我从陕北老乡们身上读懂的生存智慧。”

  “大陆提供了很多有利于台湾同胞特别是台湾青年学习、生活、创业的条件,希望更多年轻朋友多到大陆走走,相信可以得到更多收获,开创不一样的人生。”廖哲琳说,画展结束后,她要继续去陕北,因为那里每天都是不一样的风景,她将继续身体力行,在绘画创作的路上勤奋耕耘。

新闻推荐

第一书记李涛的一封信 通讯员 尚文庆

“新的一年,我想用写信的方式给大家说几句心里话。”春节刚过,梅塔村第一书记李涛就给全体村民写了一封信。在信中,李涛写道:2018年,希望大家继续发扬良好的村风民风,用勇气和力量面对困难,把握政策机遇...

安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塞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