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的“贴心人” 种植中药材带领乡亲致富

雅安日报 2021-05-11 09:08 大字

近日,在荥经县荥河镇紫炉村的中药材基地,村民彭芝银忙个不停。“这几年来,我带领乡亲们种植中药材,看到他们脸上的笑容越来越灿烂,我也觉得越来越幸福。”初夏的阳光洒在满脸自信的彭芝银身上,他一边指着一片中药材,一边开心地说。

彭芝银是荥河镇紫炉村人,于2016年11月当选为荥经县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近年来,在他的带领下,曾是贫困村的紫炉村中药材产业发展越来越好。

“有着发展中药材良好自然条件的紫炉村没能将此培育成主导产业,没能把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他看在心里、急在心里。”自当选为代表那天起,彭芝银就在为当地中药材产业发展积极奔走。如今,他创建的中药材种植基地,正以合作社的方式运行,带动村民实现增收。

“人民选我当代表,我为群众办实事。我自己不先致富,怎能帮助群众办事。”彭芝银这样说了,也这样做了。2016年开始,他多方筹措资金50余万元,在该村试种重楼、三七、紫花白芨、地苦胆、见血清、川贝母、天麻等名贵中药材。且在试种过程中多次外出学习考察,钻研摸索中药材种植技术。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彭芝银在发展中药材产业中,积极鼓励周边农户发展种植中药材,并在技术、资金、销售等方面提供帮助。群众愿意种植中药材的,他给予诸多力所能及的帮助和照顾,免费提供种苗,签订“订单种植”,并在种植技术上全程提供免费指导。此外,中药材成熟收获后,彭芝银还实行购销一条龙服务,从而调动广大农户种植中药材的积极性。如今,经常可以看到他和群众在田间地头忙碌的身影。

通过几年发展,彭芝银采取“基地+技术+农户”的模式,带动周边130余户农户发展种植重楼等中药材达300余亩,实现年产值1500余万元。“钱袋子的变化,我们看在眼里,彭芝银的付出,我们记在心里。”村民卯毛说。

彭芝银作为一名人大代表,时刻心系群众,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心中,带领百姓致富奔康。彭芝银表示,他将继续履行好代表职责,在推动乡村振兴上继续奉献自身力量。

荥经人大本报记者郑雨莎

新闻推荐

荥经县: 开展春季无偿献血活动

志愿者积极参与献血4月21日,荥经县开展“不忘初心践行动,礼赞百年庆党生——2021年春季献血活动”。当天,市中心血...

荥经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荥经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