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变”中创新出精品

雅安日报 2021-03-13 08:55 大字

最近,一组带有鲜明荥经特色的微信表情包走红网络,以荥经砂器为原型创作的卡通人物“黑砂哥哥”,成为城市IP的最新形象。

2000多年前,荥经县便是砂陶产地。2008年,荥经砂器手工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走进荥经县城,店铺林立,橱窗道边,到处摆满了造型各异、大小不一的各种砂器制品,砂盆、砂锅、砂罐、砂钵……

“制作一件砂器不容易,要经过采料、粉碎、搅拌、制坯、晾晒、烧制、取釉、出窑、打磨等工序。”曾氏砂器世家第九代传承人曾庆红说。

荥经砂器主要原料是当地特有的一种黏土,俗称白善泥。在白善泥中掺入未烧透的煤渣加工粉碎制成黑砂,用这种黑砂烧制的砂锅抗腐蚀、耐酸碱,烹饪时能较好地保持食物的鲜美及营养成分,熬药也可最大限度保存中药药性。

采料时,匠人先将白善泥和煤渣碾磨细,以一定比例混合,放入泥凼中炼泥。

泥料炼制是个苦活,要靠工人光着脚反复踩压,挤出其中的气泡。制坯如泥上绣花,极为考验匠人的技艺,下手的轻重、图案的精致水平、打磨的程度都直接影响砂器成品的质量。曾庆红凭借多年练就的一手绝活,不使用模具就能制作出器身圆润、线条流畅、器形优美的砂器土坯,款式多达上百种。

制好砂器土坯后,再将砂坯放入窑内焙烧。因为砂器受热不均,会造成“窑变”,从砖红、土黄到银灰,绚丽多彩。一些难得的珍品正是由“窑变”产生。

荥经砂器最独特的地方在于取釉:烧制时将砂器置于密闭容器中,会形成深沉的黑色;如果砂器在空气中自然冷却,便不会呈现常见的黑色,而是在赭红与棕黄之间变化;若烧完直接放入还原坑中,加入木屑,便会呈现金属光泽。

为了丰富“荥经砂器”的形象,当地砂器匠人进行了不少尝试。烧制出茶叶罐、花器、香器、酒壶……荥经黑砂正以一个个设计独特、造型别致的砂器,展现独特的艺术魅力。

据四川日报

新闻推荐

发挥特色优势 厚植绿色本底 促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良性互动

中共雅安市委四届九次全会审议通过《中共雅安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

荥经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荥经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