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更美丽 生活更美好

雅安日报 2019-03-11 08:49 大字

日前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下称:一号文件)明确指出,今明两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三农”领域有不少必须完成的硬任务。

一号文件一经发布,就在雅安市广大农村引起热烈反响。其中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施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加强农村污染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等内容,早已在雅安市落地开花并结出累累硕果。

依托良好生态,荥经县龙苍沟镇大力发展农旅融合 雅安日报记者 郝立艺

整治人居环境

村民住得舒心

3月8日,走进名山区解放乡高岗村,干净整洁的村道,满目的苍翠茶园,清澈流淌的河水,绿色乡村风光画展示在眼前。

一号文件指出,“鼓励各地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合理选择简便易行、长期管用的整治模式,集中攻克技术难题。”对此,高岗村已走出特色路子。

来到高岗村2组村民高永芝家,她正在将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塑料袋等不可回收的垃圾集中装袋,等待清运车拉走;剩饭剩菜、瓜果皮屑等倒入化粪池腐化回田……

生产生活垃圾科学分类,高岗村村民已成习惯。

曾经,高岗村存在垃圾乱堆,河道垃圾漂浮的情况。“2014年以前,全村有十几个垃圾池,里面什么垃圾都有,一到夏天臭气熏天,简直无法生活。”回忆起以前全村环境,高永芝用“脏乱差”来形容。

2014年,高岗村积极探索垃圾治理有效路径,首创“组织引领、群众参与;垃圾分类、源头减量;健全制度、现代管理”的“高岗村模式”,通过“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区处理”的农村垃圾分类处理途径,解决了农村垃圾处理难、面源污染大的问题,开启了保护青山绿水的新路子。

村党支部书记王英感言,通过治理:“环境好了,村民素质提高了,群众的幸福感不断增强。”

“依照中央一号文件,不断去完善村庄软硬件环境。”王英说,接下来,庭院整治要覆盖全村,道路基础设施要改造提升,要让村民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好。

如同王英一样,在雅安市不少基层干部眼中,文件能更好地指引村“两委”提高工作质量,将村里环境整治得更好,让发展更有底气。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发展后劲十足

一号文件指出,“实施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加快解决农村‘吃水难’和饮水不安全问题。”

这一点,让天全县兴业乡马子村人感触非常深。

近年来,马子村加大全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实施道路硬化工程,硬化水泥路实现通组入户;加快完成水、电管网改造,解决当地“吃水难”和饮水不安全问题;同时电压更为稳定,生活生产用电得到保障。

“道路越来越好,生活越来越方便,村民专心搞起养殖业、种植业。”马子村党支部书记艾文辉说,完善的基础设施为村民带来了方便,村民铆足了干劲发展产业,如今村里建起了一片金银花基地、两家养鸡场。

在马子村村民眼中,一号文件内容与他们的生产生活需求一脉相承。“有了一号文件,生活会越来越好。”对于未来,村民艾文昭信心满满。

“贯彻好、落实好文件要求,继续实施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提升全村公共服务水平。”艾文辉说,以前水、电、交通是马子村的三大难题,如今,这些问题都已经得以解决,下一步是增收致富。

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群众幸福感倍增

一号文件指出,“全面提升农村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养老、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水平,加快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雨城区中里镇建新村村民对此感触很深:“公共服务质量提升,幸福来得更实在。”

3月8日早上,建新村村活动室内格外热闹。看书、休息、小声聊天……村民们在此度过自己的闲暇时光。

“建新村去年升级改造了村活动室,配备有2000余册书籍和广播器材,旨在提高村民们的文化基础。”建新村第一书记刘欣介绍,为丰富村民的文化活动,该村新建了可供村民跳广场舞、做健身运动等活动的多功能文化活动广场。

“以往的茶余饭后时间,聊家长里短,或者打麻将,现在生活方式健康多啦。”村党支部书记陈光清感言,生活方式的改变,也提升着村民的精神状态,村民把更多的时间用于提升文化水平,谋划产业发展、子女教育。

村级活动室旁,新建了65平方米村卫生室,卫生室里有先进医疗设备,镇卫生院每天都派驻医生于此,为村民问诊,满足了当地百姓基本医疗需求。

“下一步,我们还要丰富村级文化广场的功能性,打造一个新的法治文化广场,在建新村形成良好的法治氛围。”刘欣说。

念好生态经

农旅发展融出新业态

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实施乡村绿化美化行动,建设一批森林乡村。”

念好“生态经”,吃上旅游饭。荥经县龙苍沟镇发展村人对此深有体会。全村依托龙苍沟国家森林公园的独特资源优势,建成近百家农家乐,形成周坪、金山、银山3个农家乐集群。

“2016年农家乐开张至今,原来的7间房屋已经拓展为17间房屋,每逢节假日,接待的游客不下一百人。”发展村村民胡国泰看准龙苍沟的旅游发展态势,开起农家乐,主打“生态牌”,经营野生竹笋、高山腊肉、野生蜂蜜等,吸引了游客。

“等到了夏季,避暑度假的游客更是络绎不绝,在这里,可以在树下纳凉,也可以在溪水里嬉戏。”胡国泰说。

旅游经济,是良好生态环境给予发展村人最慷慨的馈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发展村,许多村民和胡国泰一样从农民摇身一变成为农家乐老板,他们都是“靠山”吃饭的代言人。

为了保护“生态旅游”名片,胡国泰从自身做起,“店里早就做好了垃圾分类,尽量减少污染源,瓜果蔬菜等生活垃圾经处理后还田,啤酒瓶等进行再利用……”

知晓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有加强农村污染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内容,胡国泰完全认同:“只有保护好生态环境,我们的生态旅游经才能念得长久。”

雅安日报记者 郑雨莎 吴丹

新闻推荐

雅安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中心组(扩大)学习会召开

雅安日报讯1日,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李伊林在荥经县主持召开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中心组(扩大)学习会。会议传达学习...

荥经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荥经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