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仁者之心践行医者使命

雅安日报 2021-01-31 08:45 大字

76岁的陈怀炯在40多年的行医生涯中,以中医骨伤科独到精湛的医技、高尚的医德,为患者疗伤。他的家庭中有4人从医,他一直对从医的妻子、子女说,“医者仁心,要替患者着想,替患者省钱,办普通百姓看得起病、住得起院的便民医院。”

陈怀炯志为良医,悬壶济世,深受患者爱戴,被尊称为“大先生”。陈怀炯家庭也荣获第二届全国文明家庭称号。

1月26日,记者采访了天全县中医医院院长、陈怀炯的儿子陈若雷。陈若雷表示,被评为全国文明家庭后,全家人感到光荣和骄傲,但更多的是惭愧和压力,“我们做得还不够优秀,担心对不起这份沉甸甸的荣誉。今后,我们全家会倍加努力,继续奋斗,争取以更加优异的成绩,为传承、弘扬中医贡献力量。”

76岁的陈怀炯(右)坚持坐诊,为患者进行治疗

心系患者悬壶济世

天全陈怀炯家族世代行医,距今已有100多年历史。陈怀炯从小耳濡目染,对治病救人的行医事业充满热爱和向往。他不到15岁时,就跟随叔父学习祖传中医骨伤科医疗技术。

凭借对中医事业的热爱与执着,陈怀炯刻苦钻研中医理论和骨伤科传统医疗技术,认真实践,精益求精,通过不断总结和探索,完整地保存并发扬祖传中医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骨伤外科疾病技术。上世纪60年代中期,他开诊所后不断吸取现代医学新知识,使陈氏骨伤医疗技术发扬光大;他运用祖传秘方结合现代医药新成果炼制的陈氏膏、散、丸、酒剂系列,对骨折、新旧软组织损伤、疮疡等外科伤科疾患有独特疗效。

陈若雷说,他们一家人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始终坚持“医者仁心”的理念,尽力为每一位患者减轻负担,能不做的检查就不做,能用低价药品就不用高价药品,能不做手术的就保守治疗,从情感上同情关心每一位患者,让他们在治疗的过程中感受到温暖与关怀。

在天全县中医医院看病,门诊治疗费用低,常常让外来患者感到难以置信。按经济增长水平及相关规定,陈怀炯的门诊挂号费至少可收8元,但他始终坚持只收5角;直到医院安装电脑收费系统,运行成本增加,他才将挂号费提高至1元。陈怀炯说,骨伤患者大多是自费就诊的工人、农民,我们不仅要治愈他们的伤痛,还要尽量减轻他们的经济负担。

直到现在,天全县中医医院门诊和住院患者平均费用均低于本地同级医院收费标准。

一直以来,因到陈怀炯处看病花费少、效果好,通过患者及家属的传扬,陈怀炯在甘孜、阿坝以及西藏昌都地区声名远播,求治患者络绎不绝。

传承家风办便民医院

“父亲悬壶济世的精神,一直激励着我们,是我们学习的榜样。”陈若雷说,作为中医世家,他的父亲要求每一位家庭成员,要事事在人前,事事在人先,以身作则;作为子女,一直传承着“以仁者之心践行医者使命,不图名利,一心为患者”的家风家训。

陈若雷说,其父陈怀炯一直用行动告诉他们,什么是仁者之心。10多年前,内江有位老人肱骨外科颈粉碎性骨折;因为家庭贫困,老人听说在天全县中医医院花很少的钱就能治好骨折后,沿途乞讨,步行近20天来到天全县中医医院;陈怀炯亲自为他治疗,免去全部医疗费用,并免费提供一日三餐;老人伤好后,陈怀炯又出钱为老人购买了回家的车票。

在陈怀炯的行医生涯中,为困难患者减免治疗费,甚至“倒补”钱给患者的事例不胜枚举。

陈怀炯医术高明,但他却常说,自己就像厨师和泥瓦匠一样靠手艺谋生,别人来找我治病,是看得起我的手艺,我要毫无保留,用手艺为他们解除病痛;唯一不同的是,泥瓦匠用的是砖、砌的是墙,砌歪了可推倒重来,而医生面对的是鲜活的生命,手艺差了,不仅会耽误患者的治疗,甚至会造成难以想象的后果。为此,陈怀炯对从医的子女要求很高,业务上要精益求精,诊断上要精准无误,不追求名利,要悬壶济世,视病人如亲人。

如今,陈怀炯年事已高,但他依然坚持每天到医院坐诊,“为更多人解除病痛,是我一生的追求。”

本报记者彭加权

新闻推荐

天全县卫健局党委慰问集中医学观察点工作人员

家庭与生活报讯近日,天全县卫生健康局党委书记、局长郑智力一行到仁义敬老院集中医学观察点对坚守岗位的医务人员、公安...

天全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天全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