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四川农业大学副校长吴德:乡村振兴留住人才是关键 农业高校可培育专项人才毕业到村工作

华西都市报 2019-03-05 05:13 大字

全国政协委员、四川农业大学副校长吴德:农业高校可培育专项人才毕业到村工作 全国政协委员、四川农业大学副校长吴德

全国政协委员、四川农业大学副校长吴德已经履职一年。今年,这位“为农业代言”的政协委员,关注焦点仍然是“乡村振兴”。去年一年,他的足迹遍布凉山州雷波县、雅安天全县、资阳乐至县、遂宁等地的村庄,将视野集中到了人才振兴的问题上。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当前农村普遍存在人才资源匮乏、人才外流严重、人才教育缺失、人才引进和留住困难、人才管理机制滞后等问题。”吴德的提案,正是要为这一问题寻找答案。

调研:乡村人才极度缺乏

天全县、乐至县、遂宁市、郫都区,整个2月的下旬,吴德都马不停蹄地在田间地头间奔走。

过去的一年,他们选择了凉山州雷波县、雅安天全县、资阳乐至县、遂宁等地的几个村庄进行重点调研,寻找乡村振兴的“答案”。

为何会选择这些地方,“它们分别位于山区、丘陵地区和平原地区,地理位置特征、资源禀赋不同,我们觉得这样选择比较全面,结果会比较有代表性。”吴德说。

调研结果,显示出来的问题不容乐观。乡村存在着人才极度缺乏的问题,人气不旺,凋落衰败现象严重。

“乡村缺乏有管理能力、有思考能力、有运筹帷幄能力的村书记和村主任,也缺乏管理型人才和技术型人才。人才的缺乏导致很多地方在乡村振兴中走入了一些误区。”对这一情况,吴德表示很担忧。

农业产业规划不合理,农业发展不均衡,追风现象严重。他举了一个例子,一个地方种柑橘,十个地方都种柑橘,导致产品的品质和销售效益不高,让老百姓感觉到投入了付出精力了,但是没收获、没收成。

“而老百姓伤不起,也输不起。”吴德说,这是一个恶性循环,老百姓的种植积极性受到了损害,人员流失更迅速,最终乡村会更凋敝。

建议:人才振兴带旺产业

人才对乡村发展的作用有多大?

天全县城厢镇两岔村的发展路径,给了吴德极大的鼓舞。

这个以竹产业为特色的村子,在四川农业大学帮助下,培养和引进了一批专业人才,吸引了各类人才的回流和集聚。人才的振兴激活带旺了一个全新产业。

“针对这些现象,我想提四点建议。”吴德说。首先是乡村的一把手走上职业化道路,乡镇有能力的干部可以到村庄工作,来进行全程谋划和管理。

各个农业高校可以培养专门的乡村振兴人才,为学生免去四年学费,让他们学些针对乡村振兴的相关课程,全面深入了解发达国家乡村治理的先进经验和方式。毕业以后到农村工作,成为乡村振兴的主力军。

“乡村振兴补短板,核心要素是保证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吴德告诉记者,他们在调研过程中发现有不少乡村道路质量不高,水源污染严重,这是都是缺乏规划和管理导致的。他希望,每一条乡村道路的修建,也要以工匠精神来对待,高质量的基础设置也是实现人才振兴和产业转型的一个重要保障。

最后,吴德建议,国家应加大乡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给予乡村教育老师和乡村医生更大支持,“一个是教育环境和基础医疗设施的经费支持,另一个是收入保障,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教育人才和医疗人才到乡村。”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谢燃岸雷远东忻晓松北京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春风行动”四川省2019年天全县专场招聘会举行

招聘会现场雅安日报讯2月15日,“春风行动”四川省2019年天全县专场招聘会暨返乡农民工、民营企业、就业扶贫专场招聘...

天全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天全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